近幾年,電子煙風靡市場,這讓一些人從中看到了“商機”,做起了代購、銷售電子煙的生意。然而,這種含有煙葉的電子煙屬于國家煙草監管范圍,未經許可禁止銷售。
近日,青海西寧市公安局城北分局經偵大隊破獲一起以非法售賣非國標電子煙為主的案件,涉案金額1.5億元,抓獲涉嫌非法經營罪犯罪嫌疑人10名。
發現線索
“有一名男子利用微信發布電子煙產品并進行線上銷售。”今年2月初的一天,城北分局經偵大隊在工作中發現一條線索。根據線索,民警迅速鎖定目標,經過大量走訪后,鎖定犯罪嫌疑人李某藏匿在西寧市城北區某小區。城北分局經偵大隊第一時間組織民警趕往現場。“你已涉嫌違法,請配合調查。”狹小的出租房被用作倉庫,價值120余萬元,約1200余盒的霧化器、電子煙彈等隨處可見,犯罪嫌疑人李某被當場控制。
民警連夜展開審訊、梳理線索,查明李某本是西寧市幾家線下電子煙零售店的老板,2022年5月1日《電子煙管理辦法》正式施行后,李某的電子煙零售店因未取得煙草售賣資格無法繼續經營。眼看手里還有大量的存貨,李某決定鋌而走險將銷售渠道從線下轉變為線上。
一段時間后,他發現網上銷售電子煙利潤可觀,胃口也漸漸大了起來,屯貨越來越多,直到民警找上門,才驚醒了他的發財夢。“在國家出臺相關管控措施以后,我就轉到線上銷售,一般通過線上和客戶確定所需數量、口味及收貨地址,也知道自己違法經營,但是沒有想到會那么嚴重,就想多賺點錢再收手。”在審訊室內,李某后悔不已。
順藤摸瓜
李某的電子煙是從哪里進貨的呢?民警詳細盤查電子煙的來源渠道,抽絲剝繭,發現李某只是向外銷售的一個環節,在他的背后是一個非法售賣非國標電子煙犯罪團伙。民警順藤摸瓜,深入調查,一個以李某、小龍、王強、凌濤等10人為核心,從廣東省深圳市輻射全國20余省市,通過網絡販賣銷售非國標電子煙的犯罪團伙漸漸浮出水面。
鑒于此案涉及金額大、人員多、區域廣、取證難等特點,民警迅速向上級匯報后,在省公安廳、西寧市公安局的統籌協調指揮下,省、市煙草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城北分局成立了以分局業務部門為主戰,青海省煙草專賣局稽查總隊、西寧市煙草專賣局參與的作戰隊伍。西寧市城北區人民檢察院提前介入,專案組民警前往外省開始對犯罪嫌疑人展開全面追蹤。
在廣西壯族自治區和河北省,專案組民警找到了李某的上家小龍、王強。通過調查發現,小龍和王強都是從廣東省深圳市拿貨,然后網絡交易,通過快遞銷往全國多個省份。李某是青海省的銷售代表。根據小龍、王強的供述,專案組民警發現這條犯罪鏈的背后指向了深圳市的一個名叫凌濤的人。隨即,專案組民警對凌濤展開調查。
凌濤原本是某牌電子煙海外經銷商,2021年被取消經銷商資格后,憑借多年積累的客戶資源,決定截斷貨流自己干。在巨大利潤的驅使之下,凌濤依托線上手段持續接觸聯絡小龍、王強等其他煙販,并通過快遞物流向各地“下線”供貨,形成了一條完整的非法電子煙分銷利益鏈。
抓捕歸案
掐斷了“下線”網絡,專案組民警即刻出發,克服在外省城市的諸多不便,經過多天細致偵查和大量取證工作,基本查清以張晟為首的團伙供貨、銷售非法電子煙的基本事實和人員活動規律。同時,專案組民警對收到的線下線索采取24小時不間斷偵查,終于摸清了犯罪團伙的活動軌跡、資金流向、物流倉庫地等多條信息。鎖定目標后,專案組民警迅速兵分兩路,一路持續監控張晟及其分銷團伙動向,掐斷分銷網絡。另一路則迅速趕赴深圳市物流倉庫,鎖定“上線”供應商及倉庫所在位置,堵住非法電子煙制品的源頭,只待抓捕時機到來。
3月8日,專案組研判收網時機成熟,民警輾轉前往河北、廣西等省區,跨越1000多公里開展集中收網行動,歷時近20天,先后將小龍、王強、凌濤等其他9名犯罪嫌疑人逐一抓獲,凍結涉案銀行賬戶2個,凍結涉案資金1300余萬元,搗毀倉庫8個,查獲非國標電子煙煙彈、煙具共37. 2萬余支,涉案金額達1.5億元。
3月26日,9名犯罪嫌疑人被押解回西寧。“當時大家一心想著趕緊抓到犯罪嫌疑人,爭先恐后往前沖,無懼危險。”專案組成員、城北分局經偵大隊副大隊長包海軍在完成抓捕行動后回憶時說。從發現線索到抓捕行動結束,專案組民警輾轉7個城市,用時50多天,行程近1萬公里。至此,這條非法經營電子煙的犯罪鏈被成功破除。目前,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