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N.News 12月18日報道,因近期的“韓國總統彈劾”事件,關于將合成尼古丁與卷煙同等對待并進行監管的《煙草事業法》修正案預計將推遲至明年。這一修正案相關討論的暫停,或將導致更嚴重的監管空白問題。
現行《煙草事業法》并未將合成尼古丁的電子煙納入煙草管理。業內人士一直呼吁將合成尼古丁歸類為煙草管理,他們認為,合成尼古丁與傳統煙草一樣對人體有害,因此應適用相同的監管以保持公平。
根據韓國保健福祉部于11月27日發布的研究,合成尼古丁原液中檢測出的有害物質(如致癌性、生殖毒性等)項目有45項,超過同容量天然尼古丁原液的41項。保健福祉部已向企劃財政部傳達了其立場,即將合成尼古丁納入《煙草事業法》監管是合適的。
2020年,國民力量黨議員樸成勛(???)提出了《煙草事業法》部分修正草案;2023年,國會企劃財政委員會議上也對合成尼古丁的監管改革進行了討論。目前,在第22屆國會中,10項涉及《煙草事業法》修正案正待審議。
11月27日,國會企劃財政委員會經濟財政小組委員會召開會議,商討該修正案,并計劃舉行公聽會。然而,由于尹錫悅總統的彈劾影響,國會實際上陷入癱瘓,原定于本月初的《煙草事業法》公聽會已無期限延遲。
《煙草事業法》修正案通過的延遲預計將導致立法空白下的社會后果長期化。由于合成尼古丁未被課稅,其價格較卷煙便宜,且幾乎沒有銷售方式的限制,青少年可輕易觸及。韓國疾控部門數據顯示,約70%的青少年吸煙者從電子煙開始吸煙。
另外,合成尼古丁未征稅,導致其30毫升補充煙油網絡售價低于1萬韓元(約7美元)。
此外,由于監管漏洞產生的稅收損失和被濫用的情況不斷涌現。韓國電子煙油安全協會估計,合成尼古丁電子煙每年逃稅金額高達約1.6萬億韓元(11億美元)。一些進口銷售商為了節省稅金,虛報天然尼古丁為合成尼古丁。據海關總署數據,從2022年11月至2023年7月,虛假申報的案件達到110起。
一位煙草行業官員表示,“在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國家中,韓國是唯一未將合成尼古丁列為煙草管理的國家。這與國際標準存在差距,亟需改進。考慮到青少年保護、稅收保證和行業公平性,迫切需要迅速采取立法措施。”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