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美國FDA更新進口警報98-06,無煙新型煙草產品面臨扣留處理
據FDA官網報道,更新進口警報98-06,針對未經必要營銷權的新型煙草產品實施更嚴格的監管措施,該警報明確指出,除電子尼古丁傳送系統(ENDS)外,所有未獲得FDA營銷授權的新型煙草產品將被視為摻假或貼錯標簽產品。這意味著,此類產品在進口時可能會被扣留,直至相關問題得到解決。
根據最新修訂,FDA已將部分企業及其產品列入紅色名單,實施無需實物檢查的扣留措施。其中包括來自丹麥的MINISTRY OF SNUS和瑞典的ANOTHER SNUS FACTORY STOCKHOLM AB,涉及的產品分別為ACE和Loop品牌的無煙煙草及尼古丁輸送產品。
FDA強調,企業如希望將其產品從紅色名單中移除,需提供充分的信息,證明已解決導致違規的情況,并確保未來的進口符合《聯邦食品、藥品和化妝品法案》(FD&C法案)的要求。
02、菲律賓國稅局:2025年將加大非法電子煙打擊力度
據菲律賓國稅局(BIR)官網發布消息稱,2025年國稅局(BIR)的執法力度將會加大。BIR局長羅密歐·D·盧馬吉(Romeo D. Lumagui Jr.)宣布,BIR將在2025年繼續加強對非法電子煙和非法卷煙的打擊行動。這一聲明旨在回應總統費迪南德·R·馬科斯(Ferdinand R. Marcos Jr.)的講話,馬科斯總統強調,從事稅務欺詐的個人和公司都將被追究責任。
總統表示,“2024年打擊卷煙、電子煙等應稅商品非法貿易的行動收回了超過1.1億菲律賓比索(190萬美元)的稅款。對于那些不斷鉆法律漏洞的人,我們將繼續追責。”
BIR局長盧馬吉報告稱,BIR已計劃在2025年開展多項針對非法電子煙和卷煙的執法活動。 “BIR將在2025年繼續對出售非法電子煙或卷煙的店鋪、倉庫進行突襲,無論是大規模還是小規模的犯罪活動,都不會被放過。”
他強調,2025年將繼續對大型進口商和小型零售商提起刑事訴訟。
03、香港明年中旬禁止在公共場所擁有和使用電子煙
據8world新聞報道:香港最快明年中旬,禁止人們在公共場所使用電子煙。
香港子2022年4月起就禁止進口,生產和銷售電子煙,但電子煙在當地仍相當普遍。
香港醫務衛生局局長盧寵茂在一個電視節目上表示,為保護年輕人,當局相信是時候進一步管制電子煙。他說,特區政府會先立法禁止在公共場所擁有和使用電子煙,一旦公眾習慣了禁令,就會擴大到其他地點。
盧寵茂說,當局的目標是在今年4月將相關政策提交立法會審議。
除了電子煙,香港特區政府也建議立法禁止加味煙,例如薄荷煙及水果煙等。
香港特區政府希望在今年將吸煙率從前年的9.1%降低到7.8%。
04、馬來西亞政府推遲電子煙禁令,將重新考慮全面禁止電子煙
據new staraits新聞報道:馬來西亞衛生部部長拿督斯里祖基菲里艾哈邁德表示,如果情況需要,衛生部準備重新考慮在該國全面禁止電子煙的可能性。
不過他表示,當前的首要任務是通過嚴格措施來規范和控制電子煙的使用,包括強制性產品注冊。他說,這一要求已經導致 80% 的電子煙產品被撤出市場。
據《當今大馬》報道,“盡管看起來我們國家‘沒有政治意愿’像鄰國那樣全面禁止,但我相信我們會根據我國的情況和現實來解決這個問題。如果情況需要,我們愿意重新考慮這個問題,并可以按照馬來西亞 Ikram 衛生協會主席 Afiq Mohd Nor 博士的建議實施。”
祖基菲利表示,目前他需要說服民間社會團體相信現有的法規,并共同努力減輕使用電子煙的危害。
針對總理高級政治秘書 Datuk Seri Shamsul Iskandar Md Akin 的聲明,即政府很難全面禁止電子煙,Dzulkefly 表示,馬來西亞錯過了引入類似新加坡、泰國和文萊的限制措施的機會。他說,盡管早在 2015 年,前幾任衛生部長就提出了全面禁令的計劃。
他表示,隨著《吸煙產品管制法》的生效,政府將繼續注重嚴格的監管,有效降低使用電子煙的危害。
05保加利亞政黨提議全面禁止電子煙
據Mediapool 新聞報道,保加利亞政黨GERB正在推動一項立法變更,旨在全面禁止電子煙,范圍包含所有電子煙產品,無論其是否含有尼古丁成分。
在議會的新聞發布會上,保加利亞衛生委員會主席科斯塔丁·安格洛夫(Kostadin Angelov)宣布了這一計劃。
該法案全面禁止在保加利亞境內銷售電子煙,包括進口、貿易、以及實體和線上渠道的分銷。此外,還將對《刑法》進行修改,以規范與電子煙和能量飲料禁令相關的犯罪構成。
GERB 領導人博伊科·鮑里索夫(Boyko Borisov)強調,所有政黨都簽署了這項法律,如果委員會按時完成工作,那么下周,電子煙將被緊急禁止。
此前,禁止電子煙的話題已經在公共領域引起關注,在一名未成年人因吸食了填充有危險物質的電子煙從陽臺上墜落身亡后,保加利亞針對電子煙的爭論愈演愈烈。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