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6日凌晨,廣東東莞振安工業區的一處廢棄倉庫外,北京市煙草專賣局、東城區煙草專賣局與公安部門的60余名執法人員屏息凝神。倉庫內,犯罪嫌疑人張某正指揮工人搬運最后一批偽裝成“玩具”的調味電子煙。隨著一聲“行動”指令,卷簾門被破開,試圖逃跑的張某被牢牢控制。這場橫跨13省市28個地區、涉案2.4億元、歷時14個月的電子煙“暗戰”,終于迎來終結時刻。
從北京市東城區某店的一個可疑包裹,到流向未成年人的“奶茶杯”“可樂罐”;從撲朔迷離的反偵查迷陣,到輻射全國的犯罪網絡……這場戰役不僅揭開了非法電子煙產業的黑幕,更展現出新時代執法者以科技賦能、跨域協作實現全鏈條打擊的治理智慧。
暗流涌動:快遞包裹牽出數億黑產
2023年2月16日,正月里,人們還沉浸在新春佳節的歡樂氛圍中,北京東城區局的專賣監管人員已投入緊張的工作。按照既定計劃,當天他們要對位于東城區簋街的一家電子煙零售戶進行檢查。
東城區局專賣科副科長廖慧占的執法記錄儀里有這樣一段影像:一家掛著“正規授權”招牌的店鋪內,店主劉某面對例行檢查神色如常,卻在簽收一個快遞包裹時手指微顫。這個細節,讓從業16年的廖慧占嗅到了異樣。
為驗證心中的猜測,完成常規檢查后,廖慧占及同事們在店鋪外暗中蹲守,半小時后,他們目睹劉某將包裹偷偷轉移至私家車后備箱,在劉某打開后備箱的瞬間,疑似印著“桃氣烏龍”“冰甜蜜瓜”字樣的非法電子煙產品一閃而過——這類產品早在2022年就被明令禁止銷售。
在非法電子煙生產窩點查獲的偽劣電子煙。
隨后,專賣監管人員對劉某的進貨數據、盈利狀況等關鍵信息進行深入分析,并積極開展外圍偵查,初步掌握劉某的違法違規情況:他每日接收大量快遞包裹,發貨地主要指向廣東深圳、東莞等地;他經營實體店,卻頻繁采用添加微信、組建聊天群等方式向顧客和其他電子煙經營者推銷非法電子煙;借助外賣平臺等方式少量多次向外發貨、向其他電子煙店大量送貨……
“這不是普通違法,而是有組織、有預謀的定向滲透。種種跡象表明,劉某處于非法電子煙銷售網絡的末端,其上游必然存在規模龐大的生產供應鏈條!”東城區局副局長張小舵這樣分析。
鑒于案件影響重大,東城區局迅速上報有關情況。隨后,北京市局稽查總隊聯合北京市公安局環食藥旅總隊,會同東城區局、北京市公安局東城分局成立專案組,共同展開深度調查。
破局之戰:科技利劍刺穿反偵查迷陣
面對錯綜復雜的案情和隱蔽性強的犯罪網絡,傳統偵查手段顯然不足以支撐。專案組充分發揮公安部門的技術優勢,運用大數據分析、物流追蹤等手段,廣泛收集證據,沿著劉某這條線索向上溯源,逐步揭開隱藏在背后的犯罪網絡。
經過數月的艱苦工作,專案組在2023年6月取得關鍵突破。依據“先追溯后打擊”的辦案策略,他們精準研判、高效部署、果斷行動,在北京成功抓獲位于犯罪網絡銷售端的4名犯罪嫌疑人。這一行動不僅斬斷了犯罪網絡的下游銷售環節,更為進一步深挖上游生產源頭奠定了基礎。
隨后,專案組開啟了抽絲剝繭般的深入調查。通過對數十萬條物流信息、通訊信息、資金流向及人員活動軌跡的細致梳理與分析,逐步延伸摸排出6條源頭線索,并成功繪制出整個犯罪網絡的組織架構圖。這張圖清晰呈現了非法電子煙從生產、運輸到分銷的各個環節,一個以張某為核心、由多個涉案團伙構成、橫跨多省市的全產業鏈犯罪網絡逐漸浮出水面。
然而,案件的偵破遠比想象中艱難。
非法電子煙生產窩點是一個臨時搭建的簡易大棚。
主犯張某異常謹慎,反偵查意識極強。他只負責提供非法電子煙的半成品、生產設備和銷售渠道,通過拉攏多人入伙,增加中間環節,最后再“化整為零”發往全國,自己則隱藏于幕后遙控指揮。
東城區局專賣科稽查隊隊長榮寅皓回憶說:“在偵查過程中,我們發現張某極少親自碰貨且并不經常露面,出現的都是團伙其他人員。”
更棘手的是,張某不僅自身有犯罪前科,還網羅了一批同樣有犯罪記錄的人。他們行事狡猾、手段殘忍,給專案組的偵查工作帶來巨大挑戰。
面對重重困難,專案組沒有退縮。他們嚴肅作風紀律,嚴控案件知悉范圍,建立應急處置機制,定期開展執法安全培訓和現場應急演練,確保案件偵辦順利進行。
同時,專案組采用由公安和煙草部門牽頭,聯合海關、交通、郵政等多部門的“2+X”聯合執法協作機制,針對犯罪分子的特點進行專題研究,按照“一天一議、一事一商”原則,常態化開展案件研判會商,及時溝通最新調查取證情況,定期組織研究重大復雜事項。
為提升辦案質量,專案組邀請檢察機關提前介入,就案件定性和證據固定等關鍵問題獲取專業指導。
與此同時,北京市煙草專賣局質檢站全力配合專案組,不辭辛勞、日夜奮戰,提供24小時全天候技術支持。
這種多部門協同作戰的模式,為案件的快速偵破提供了強大動力。
歷經6個月,在各單位各部門通力協作下,專案組層層深入、步步為營,從銷售環節向上追溯至分銷環節、生產環節,最終鎖定了違法犯罪集團的源頭窩點和輸送鏈條。他們用科技利劍刺穿了犯罪分子精心編織的反偵查迷陣,正義的曙光即將照亮黑暗的角落。
雷霆收網:斬斷伸向青少年的黑手
多線并進,才能以雷霆之勢各個擊破。
2024年1月至2024年4月,專案組集結監管執法人員、公安干警70余人,先后奔波近4萬公里,趕赴天津、河北、湖南、貴州、廣東等13個省市的28個地區展開收網行動。
非法電子煙生產窩點中的劣質煙油。
“張某是整個非法電子煙產銷網絡的源頭,他利用自己經營的正規電子煙配件生產工廠作為掩護,暗中組織非法生產活動,極具迷惑性。同時,他委托多個配件生產廠家制造指定規格和型號的半成品,并從煙油廠家私下調配果味煙油,在隱匿窩點進行組裝加工,制成各類果味電子煙。”東城公安分局環食藥旅中隊中隊長顧天虓披露了張某的作案細節:組裝窩點是一個臨時搭建的簡易大棚,周圍是臭水塘和垃圾場,環境極其惡劣,非法電子煙產品隨意堆放在地上,連基本的衛生條件都無法滿足。
然而,就是這樣粗制濫造的偽劣產品,卻因其低廉的成本和可觀的利潤,通過一級分銷商流入市場。這些分銷商將產品轉賣給全國各地的二級代理商,代理商再通過社交軟件招攬買家,最終通過物流快遞將產品寄送給買家,形成了一個完整的非法銷售鏈條。
在完成打擊源頭任務的同時,專案組并未忽視對于北京市內非法電子煙銷售網絡的深挖。
“根據上游生產、分銷網絡的分析,我們以往來的通訊信息為突破點,繼續擴大戰果,追蹤涉及北京市內的下游分銷人員。”張小舵介紹。
4月29日,專案組在北京抓獲涉案人員5人,搗毀庫房4處,當場查獲非法煙彈9802個、非法一次性電子煙2552個。
至此,一條涉及全國多地的電子煙產、供、銷鏈條被成功斬斷。
執法人員連夜清點封存裝運涉案物品。
案件告破后,一組數據引發社會震動:一舉打掉生產銷售非法電子煙團伙6個,搗毀非法電子煙生產窩點5個,打掉非法電子煙生產線5條,查處非法電子煙倉儲窩點13個,扣押生產設備30臺,查獲各類非法電子煙產品11萬余個,實物貨值500余萬元,涉案金額約2.4億元。張某等36名犯罪嫌疑人被刑事拘留,其中25名犯罪嫌疑人已被檢察機關批準逮捕,截至目前判刑18人。
“這不是普通商品,而是精心設計的陷阱!這些果味電子煙不僅口味豐富,造型也十分奇特,像‘奶茶杯’‘可樂罐’‘麻將牌’等,很容易引起未成年人的興趣。我們在對北京地區的買家進行調查時發現,有不少未成年人因好奇或追求時尚而購買和吸食這類電子煙。”北京市公安局環食藥旅總隊機動支隊三中隊中隊長任浩指出,《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明令禁止向未成年人銷售煙草制品,包括電子煙,但這些非法賣家卻知法犯法、肆意銷售。
結案不是終點。北京市局聯合多部門開展普法進校園活動,圍繞青少年關注點,通過生動案例和通俗語言,解讀《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等法律法規的涉煙內容,闡釋非法電子煙的危害,講解禁止互聯網售煙政策的意義。在依法監管打擊、維護市場秩序的同時,北京市局切實履行社會責任,聯合有關部門做好法律法規宣傳,共同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守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
“每支非法電子煙背后,都可能關乎一個孩子的身心健康。”北京市局局長王勁棟表示,“我們將認真貫徹落實全國煙草工作會議精神,在國家局黨組的正確領導下,加力提升電子煙和新的涉煙監管效能,堅決打擊涉電子煙違法犯罪活動,切實維護好市場秩序和消費者權益,保護未成年人身心健康。”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