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菲律賓星報7月16日報道,電子煙產品在推動消費稅征收方面正逐漸發揮重要作用,隨著菲律賓政府將其納入印花稅體系,消費稅征收額在上半年增長了10%,達到1350億比索(約24億美元)。
數據顯示,消費稅從1月到6月相比去年同期的1230億比索(約21.8億美元)增長了近10%,達到1345.4億比索(約23.5億美元)。這一增長主要得益于煙草消費稅部分增長了34%,從439.5億比索(約7.7億美元)增加到589.7億比索(約10.4億美元)。特別是電子煙產品的稅收征收額從一年前的1.79億比索(約315萬美元)大幅增長了738%,達到15億比索(約2642萬美元)。
在將電子煙產品(無論是進口還是國內生產)納入卷煙印花稅體系后,國內稅務局(BIR)全面掌控了電子煙產品的消費稅征收工作。
“因此,我們能夠對產品的可稅性進行監管和監控。再加上對非法產品的嚴厲打擊,使得稅收征收額有所增加。”菲律賓稅務局助理專員杰思羅·薩巴里亞加(Jethro Sabariaga)告訴《菲律賓星報》。
2024年,菲律賓稅務局要求所有進口和本地生產的電子煙產品都使用第四代印花稅票。
缺少印花稅票意味著未繳納消費稅,這將導致電子煙產品被扣押,并可能引發稅務逃稅案件。
另一方面,菲律賓電子煙行業協會(PECIA)表示,消費稅征收額的增加表明電子煙法正在發揮作用。PECIA是由國內大約300家電子煙和電子煙制造商及分銷商組成的行業組織。
PECIA主席喬伊·杜萊(Joey Dulay)表示,這一改善主要歸功于行業合規性的提高,目前更多參與者已正確注冊、獲得許可并繳納正確的消費稅。
“合法企業已從非正式市場轉向正規經營。合規性提高,稅收增加,消費者也得到了更好的保護。”杜萊告訴《菲律賓星報》。
除了電子煙,煙草類別的幾乎所有項目都出現了增長,如卷煙、雪茄和加熱煙草產品。
薩巴里亞加表示,這可能是由于合法或已繳稅產品的消費增加,以及由于該機構對走私煙草產品的嚴厲打擊和飽和,非法白煙的泛濫減少。
“這是稅收管理的一個新范式——以前主要關注稅收征收,現在則轉向減少非法產品的泛濫,清除市場上的未繳稅產品。”他說。
總體而言,煙草和酒精產品在上半年占總消費稅征收額的81%。
消費稅是對商品的生產、銷售或消費征收的一種稅。它約占菲律賓稅務局總征收額的12%。應稅產品包括酒精、煙草、石油和礦產。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