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俗習慣是民族特點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一個民族區別于另一個民族的重要標志之一。而在眾多少數民族的煙俗中,大部分都與男女之間互表愛慕之情有關。
你知道少數民族有哪些有趣的煙俗嗎?
花腰彝族:對煙親
在云南花腰彝族,青年找對象需要對歌,且對歌一般在男方寨子里進行。
當男青年對不贏姑娘時,可以把長輩歌手請來幫忙,而姑娘則從頭到尾依靠自己的本領。無論哪方對歌對輸了,都要按習慣買禮物送給對方。如果男方輸了,就買銀器裝飾品送給女方;如女方對輸了,就要買香煙送給男方,他們管這叫做“對煙親”。
壯族:三道煙
廣西城鄉的部分壯族同胞舉辦新婚喜事,以煙為禮已逐漸形成一種習俗。
辦一次婚事一般要有三道煙:
一是新郎、新娘向親戚朋友發請柬時,在請柬袋內裝有餅、糖、瓜子和兩包香煙表示禮儀;
二是當客人赴宴到筵席門前時,新郎、新娘先后與客人握手,接著向客人敬上一支煙,并當即以火具點燃,以示熱烈歡迎貴賓入席;
三是在飲酒席間,由婚禮司儀和一名助手帶著新郎、新娘到各筵席行茶敬酒,向每位客人敬上兩支煙,表示感謝他們的到來。
侗族:討煙歌
三江的侗族姑娘出嫁之前,要設筵席請一位平時玩得最好、感情最深但沒有婚配的男性朋友來唱伴嫁歌(也叫開堂歌)。侗族同胞認為,嫁姑娘時有人來唱伴嫁歌是好事,若沒有人來唱伴嫁歌倒是掃興的事情。且筵席一般設在叔伯家(本家要接待親友)。
男方來之前,女方將大門關上,男方在門外唱開門歌,要唱十二對,女方才開門;開門后,男方要唱進屋歌;到堂屋入坐后,男方唱討煙歌,女方取煙招待;男方接煙后再唱謝煙歌,并邊唱歌邊吸煙。吸完煙,再唱討茶歌、開碗歌、酒歌、勸歌、送歌等。直到天亮男方走后,女方才回自家出嫁。
民族風俗習慣,是一個民族在其歷史發展過程中相沿以傳的生活方式,煙在這些習慣中也占據著一襲之地。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