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本身是一個沒有生命的物件,但當它被點燃,賦予人文和傳統(tǒng)后,它便有了生命。在中國,煙草絕不僅僅是一種消費品,它早已融進了各地的社會風俗和人情世故,成為一種獨特的文化。歷史奔涌向前,煙草也在歲月的長河中不斷創(chuàng)新和改變,其中對煙草的稱呼也被很多文人寫入詩中,今天小編就帶煙友們來感受一下那些別致的煙草趣稱!
01.?相 思 草
【壹】
清代《食物記載》云:“用以代酒代茗,刻不能少,故一名相思草?!?/p>
【貳】
據(jù)《類液》記載:“相思草、煙草也。緣人一溺其香,便不能舍,故也。”
【叁】
清人陸煊《煙草三十韻》:“浩劫殘灰滅,相思寸燼涵。”
小編點評:
把相思之情寄與煙草,即便今日,讀著這些詩句,仍然能感覺到古人在品煙草時的那種浪漫主義情懷,簡直妙哉!
02. 忘 憂 草
【壹】
清代史學家劉廷璣《在園雜志》載:“相傳高麗國其妃死,王哭之慟,夢妃告曰:冢生一草,名曰煙草,采之焙干,以火燃之,而吸其煙,則可止悲也,忘憂之類也。”
小編點評:
自古以來,忘憂草表達的是意境難忘的愛,因此在詩中,忘憂草也被人們拿來寄托哀傷之情,正如詩中所說得一樣,藉忘憂草以消遣,即可止住悲傷忘掉憂愁。
03. 還 魂 草
【壹】
據(jù)《類液》記載:“相傳巴國有公主死,棄之野,聞草香忽蘇,乃共識之,即煙草也,故亦名還魂草?!?/p>
小編點評:
古人把煙草稱為還魂草,有令人起死回生之功效,這恰巧反映了當時煙草在他們心中的地位,甚至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古人認為煙草有能治畏寒、發(fā)熱等“寒疾”的作用。
4. 淡巴菰&擔不歸
【壹】
明末清初思想家方以智著《物理小識》云:“金絲煙,北人呼為淡芭菰、擔不歸?!?/p>
小編點評:
煙草在明朝的萬歷年間傳入中國,明清時期對煙草的稱呼為“淡巴菰”(也有譯為淡巴姑、姆巴古、但不歸、淡肉果等),由煙草的英語單詞“Tobaco”翻譯而來。
同時,遠古時期加勒比海地區(qū)的印第安人也將煙葉稱作淡巴菰,所以這個稱呼是沿用了其最初的名稱~
05. 呂 宋 煙
新一代的煙友們可能不知“呂宋煙”是什么?呂宋煙,就是現(xiàn)在的雪茄煙,早于上世紀初、中期,上海的十里洋場崇尚抽雪茄,當年雪茄多來自菲律賓,該島國的主島叫呂宋,久而久之,菲律賓出產的雪茄也被稱為呂宋煙了。
即使香港在五、六十年代有錢人也漸流行抽雪茄,雖然當時也有古巴雪茄進口,但上了年紀的煙民都習慣了稱雪茄為呂宋煙,很難改掉最開始的叫法。
不覺間,煙草傳入中國已有400余年,歷經時光洗禮,煙草的很多獨特的叫法已經消失在歷史的洪流中,但它帶給人們的時光不曾消失。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yè)發(fā)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