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個哥們是浪子,常年在世界各地混跡,生活在云里霧里。很多他說的地方我都沒聽過,不過寓意我大概懂,就是他在哪兒都混得不錯,交了很多朋友。
有一次我忍不住好奇,問他通常和陌生老外打交道都聊些什么,怎么互動。但他卻告訴我通常都是老外比較主動,并且開口第一句就很熟絡(luò)的問他“香煙有沒有。”
隨便搜一下,數(shù)不勝數(shù),可見一斑
當(dāng)然,關(guān)于“問路人要煙”這種現(xiàn)象,我哥們也向討煙的人問過。
不過那些和他只有5分鐘交情的垃圾桶朋友管這叫“借”。
意思就是他們也經(jīng)常被要煙,所以冥冥中就形成了一種,近乎達到自然循環(huán)狀態(tài)的煙霧守恒系統(tǒng)。
聽說過借錢,借車,借火,但就沒有聽過有借煙這一說。
因為長點心的人都明白,在處于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的情況下,這個借煙的性質(zhì)就像是借老婆,那都是擺明的一錘子買賣,有去無回的。
不過說的實在點,老外之所以問路人要煙,其實就是不想花自己的錢。
像歐洲澳洲加拿大那種煙稅高的地方,香煙,就是一種需要持續(xù)購買的奢侈品,而且消耗又快。
抽煙抽得最厲害,自己又舍不得花錢買,有時候你在街頭散給老外一支煙,可能就會引來一群老外。
就像你在時代廣場買了一張老黑硬塞過來的盤,立馬就有一堆老黑湊過來逼著你買一堆盤一樣。
特別是對于那些活在當(dāng)下的毒蟲來說,一包香煙的價格就是堪比續(xù)命的存在。
像被老外要煙這種情況,基本上經(jīng)常出國工作旅游,有抽煙習(xí)慣的中國人都能遇到。
如果你在點燃香煙,或是在摸出煙盒的瞬間,要是看到有一臉假笑的老外走過來,那準是要煙的。
有時候你禮貌的告訴他last one,或者真是last one的時候,一些老外會識趣的離開,但偶爾也會遇到臉皮厚的,直接管你要買煙的錢。
也有些老外專門喜歡要別人的最后一根煙,他們可能做過調(diào)查,了解過一些中國文化,他們知道在中國這叫“發(fā)財煙”,或是“幸運煙”,是煙主絕對會留給自己的好東西。
屬于救命稻草一樣的存在,是一種祥瑞。
準確的說,老外就是更喜歡找東方人要煙,而這里的東方人其實就是指中國人。
大部分中國人以和為貴,在乎禮節(jié),甚至是不懂拒絕,當(dāng)全世界的人都在向別人伸手要煙的時候,只有傳承千年中庸文化的中國,才會主動給別人散煙。
當(dāng)然,正是因為東方文化的謙遜和包容,縱容了老外的無底限,直接導(dǎo)致了他們越發(fā)不要臉的討煙。況且實際上,根本就沒有他們說的借煙循環(huán)系統(tǒng)。
從AA制這一點你就可以看出來,哪怕是一分一毫,老外特別珍視自己的財產(chǎn),更別說是在那些煙稅高到離譜的國家。
所以,通常當(dāng)老外被老外借煙的時候,一般激烈點的回應(yīng)都是Go fxxk yourself。有些性子壞的還要去陰別人。
不過既然是人,那就會有共通點,就像曾經(jīng)高中抽不起煙的時候,羞恥的跑去揀煙屁股一樣,有的老外憋慌了也會揀。
對于一個有煙癮的人來說,香煙就如同女人的手提包,像是哮喘病人吸入氣管的氣霧劑,是你不隨身攜帶就會渾身難受的必需品。
要知道雖然中國人多,但在國外還并不是隨處可見,所以那些老外饑渴難耐的實在忍不住,就只好問一些街頭沒人管,或是偷跑出來的小孩子要煙。
我曾有個朋友去歐洲留學(xué),先開始也是和其他小白一樣,總是帶著疑惑,并且裝作禮貌的與垃圾桶邊的白人分享香煙。
然而直到他了解了真實情況,便開始左一句最后一桿,右一聲last one的拒絕。
起初他還專門帶個空煙盒,邊解釋邊給人看,不過后來就懶得掩飾直接拒絕了。
有時候他甚至還會跑去說教,和別人懟起來。雖然盡管我覺得他這樣做有失妥當(dāng),但他倒是很坦然。
不過,當(dāng)我們說到,有沒有老黑來要煙的時候,朋友的臉上便失去了和煦的笑容。
也不清楚到底遇到了什么,他除了叮囑我們滿足老黑的一切要求外,其他的一切好像不怎么愿意多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