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南“十八怪”里有這么一“怪”:火筒能當水煙袋。這個水煙袋其實說的應該就是水煙筒,當地人俗稱“煙筒”。水煙筒在中國其他地方也有,我在湖南、貴州等地都曾見過,但要論普及度那還是云南人使用得廣泛。一個竹筒一樣的東西鑿出一個眼兒,插根細竹管加上水,放上煙絲點火慢慢吸允,時間就這么匆匆而過,似乎生活的勞累以及甘甜都在這煙筒里了。
在云南保山、玉溪等地,走進一戶人家,主人會給你喝米酒,然后遞一個水煙筒給你,之后拿出用菜葉子包裹著的煙絲。吸這水煙筒需要一定的技巧和力道,我到現在還沒有學會。
民間流傳著這么一個傳奇故事:抗日戰爭時期,云南的滇軍里有不少人是右手拿槍左手拿水煙筒,也就是隨身攜帶兩只“槍”。一次日本偵察機發現了一隊行軍隊伍,日本兵立刻向上級報告說,這支隊伍的戰士手里不僅有槍,還隨身攜帶了一種重型武器。日本鬼子不知道,那不是重型武器,正是水煙筒。
如今抽水煙筒的人也不少。有一次,我見到一位貨車司機在車里專門擺放著一個水筒煙,只是比我之前見過的小一些。他告訴我,外出沒水煙筒不行,生活習性使然。在云南一些店鋪里,特別是餐館里,水煙筒也是常見之物。
隨著人們對煙草危害認識的加深,也許水煙筒會漸漸淡出視野,屆時云南“十八怪”就少一怪了。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