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一生有兩位摯友,一位是哲學,另外一位是香煙,哲學和香煙主導了他的生活、學習和研究。
他是一位大學教授,站在講臺上和學生暢談哲學,手中還夾著一支香煙,在云霧繚繞中揭示著哲學的本質。
這在當代大學課堂上是絕無僅有的景象,究竟是何人在課堂上抽煙而沒有被轟下講臺?
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一下這位復旦大學的哲學教授!
他叫王德峰,1956年出生于江蘇泰縣,復旦學院副院長,復旦大學哲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王德峰1982年于復旦大學哲學系本科畢業,后在上海譯文出版社擔任哲學譯著編輯,1987年在復旦大學攻讀哲學碩士學位,1990年開始留校任教。
他的主要研究領域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當代意義以及當代藝術哲學,他的學術成就令人尊敬,他的課堂生動有趣,座無虛席。
哲學是他一生的研究和興趣,是他永恒的摯友,但他的另外一位摯友卻飽受爭議,那就是香煙。
認識王德峰的人都清楚,他嗜煙如命,在辦公室和人交談時他總是煙不離手,王德峰曾經這樣評價自己:
這是一個習慣問題。不抽煙,思考可以進行,但是進行得不順暢。
但是他最有爭議的地方是在課堂上抽煙,這樣的景象或許全國99%的學生都沒有見過吧?
復旦大學哲學教授王德峰站在課堂上講課,講臺的一側放著課本,另外一側則放著香煙和打火機,當哲學觀點講到最高潮的時候,他總是不經意地拿出一支煙,夾在兩指之間,然后繼續講課,似乎那個簡單的動作可以幫他打通所有思考的脈絡。
在等到自己的思緒稍微放松一點的時候,王德峰開始點燃香煙,在云霧繚繞中繼續向學生分析著哲學之美。
也許有人會問,大學教授在課堂上抽煙,難道學生和學校都不反對嗎?
據說王德峰因為在哲學領域上的突出成就和杰出貢獻,復旦大學對他抽煙的癖好也給予了寬容,而學生也非常理解,從課堂的真實場景來看,學生似乎已經習慣了王德峰在課堂抽煙,在學生的全神貫注中,我們看到了大家真正在意的是一位大學教授的學術魅力。
從王德峰教授很多的課堂視頻來看,他在課堂抽煙并不是什么秘密,可見復旦大學在高端人才管理方面是不拘小節的,很多網友對復旦大學的做法表示了贊同。
但也有人認為,不管大學教授的學術能力有多強,都應該注重為人師表,公共場合吸煙有害健康是最基本的常識,何況是立德樹人的課堂?如果連課堂最基本的規則都做不到,談何教書育人?
甚至還有人認為,復旦大學對老師在課堂抽煙不管不問,根本不是對人才的尊重,無視公德心實際上會傷害到其他的老師和學生,容易造成學校的教育教學管理五法正常推進。
王德峰是一位哲學怪才,1978年之前是上海東風有色合金廠的工人,恢復高考后,他通過努力學習考取了復旦大學,隨后與哲學一路結緣,成為了復旦大學著名的教授之一,還擔任復旦任重書院院長。
哲學對大多數人來說是枯燥的,但王德峰的哲學課程卻生動有趣,一聽就豁然開朗,或許這就是王德峰贏得寬容的根源所在。
對王德峰教授來說,香煙已經成了摯友,抽煙已經成了習慣,在云霧繚繞中可以讓他的哲學思維更加開闊,可以讓他帶著激情向學生傳授哲學之美。
不過,王德峰對自己抽煙的不良習慣是有自知之明的,每次上課之前他都會向學生表達歉意,尤其是前排的同學,而學生每次也都是表示理解,甚至有的學生表示看到云霧繚繞的講臺,會覺得哲學課更有意思。
作為旁觀者來說,我們還是真誠希望王德峰教授能夠忍一忍,畢竟教室是公開場合,會對學生的身體健康造成影響,這與高校教師師德和課堂秩序的相關規定背道而馳,而且這種特殊化也會給學校的管理造成被動。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