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筆者和同事們一起坐上了前往河池東蘭的大巴車,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懷著對此次“感悟紅色歷史 書寫奮斗青春”學習教育活動的無比期待與憧憬,我們出發了。
在韋拔群紀念館,我們認識了韋拔群富有傳奇色彩的一生;在列寧巖,我們感受了韋拔群帶領右江人民進行農民運動的激烈壯舉;在粵東會館,我們領略了鄧小平運籌指揮百色起義的激昂歲月;在百坭村,我們看到了黃文秀同志為黨的事業奉獻一切的堅定初心。走過的每一個地方,都不禁讓我震撼,無數革命先輩前仆后繼,不怕犧牲,以滿腔的熱血投身中國共產黨,跟隨黨的腳步不斷奮進,造就了如今繁榮強盛的中國。其中黃文秀的事跡,最讓我難忘。
行走在百坭村里,就像在小花園中散步,道路干凈整潔,圍坐在一起吃飯的村民向我們熱情地打招呼,每個人臉上洋溢著燦爛的微笑,不禁讓我想到黃文秀對村子、村民是多么的熱愛才讓百坭村煥發出如此蓬勃生機。村部還保留著黃文秀揮灑青春的痕跡,她利用飲料瓶子制作的筆筒、清楚記錄著每一個貧困戶情況的工作筆記、村民為了感謝黃文秀而贈送的兩個南瓜、用來為村民慶祝脫貧卻沒來得及打開的米酒、她和村民一起下廚做飯的鍋碗瓢盆……每一處都記錄著黃文秀在百坭村的點點滴滴。村部門口的工作去向牌上,黃文秀一直處在請假狀態,村民說只有這樣才能讓他們覺得黃文秀從未離開。
百坭村有一片片煙田和一個煙葉烘烤基地。我們走在煙田邊上,綠色碩大的煙葉在清風的吹動下搖曳著身姿,仿佛在向我們訴說著它們和黃文秀的故事。
據說黃文秀第一次來到煙田,因為沒有見過煙葉,便問煙農這是哪種蔬菜,煙農被這個小姑娘逗笑了,也是從那一次開始,黃文秀和煙農們有了更深厚的情誼。不了解煙葉的種植和烘烤,她就多次向煙農請教,經常來到烘烤基地和煙農們聊天,那時候烘烤煙葉,煙農需要住在烘烤基地,24小時隨時觀察烘烤情況,黃文秀也會在一旁陪著。烘烤室鐵門上還貼著黃文秀用閑置出來的煙葉夾充當燒烤架和村民們一起燒烤的照片,照片里的黃文秀是幸福的,煙農也是幸福的。黃文秀希望村民有困難第一時間想到的是她,需要幫助的時候第一個想到的還是她,她做到了,遺憾的是黃文秀心里的長征路停留在了駐百坭村的第二年。
如今新時代的煙草“長征路”給我們帶來了更多的考驗,我們一定要以韋拔群、黃文秀等不畏險阻甘于奉獻的黨員同志學習,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譜寫輝煌篇章,以甘于奉獻的精神,答好這一份新時代的答卷。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