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使用的鼻煙壺有1立方寸大小,形式多樣,有的像小鴨梨,有的像小桃,有的像小柿子。壺上的圖案絢麗多彩、細膩古雅,有飛龍奔馬,有摔跤射箭,有奇珍異獸,有翩翩起舞。制造壺的質材,最常用的是木料或金、銀、銅,也有瑪瑙、玉石、翡翠、珊瑚、琥珀。壺內裝有帶香料的煙粉或衛生藥品,嗅一下可以提神爽志。鼻煙壺通常裝在一個長六七寸,寬四五寸的袋子里,袋子多為綢緞所制,上面繡有美麗的圖案,通常佩在腰間。牧民若能擁有美麗的鼻煙壺,則歡喜異常,將其視為掌上明珠。
在蒙古包做客時,殷勤好客的主人常常拿出鼻煙壺給客人嗅一嗅,或同客人交換著嗅。
遞鼻煙壺有一定的規矩。如果是同輩,就用右手相互交換,或雙手略舉鞠躬互換,然后將鼻煙倒出一點,用手指蘸一下,抹在鼻孔上;如果是尊者、長輩和晚輩相見,尊者、長者要微欠身,以右手遞;晚輩要單腿跪地,用雙手接過來嗅一嗅即還。
如果是晚輩給尊者、長者呈鼻煙壺,晚輩要將身子前傾鞠躬,雙手高舉煙壺,單腿跪地;尊者、長者則以左手接過,嗅了還回。婦女在舉壺時還須輕輕碰一下自己的前額,并慢慢躬身,然后雙手遞給長輩。過去給王公嗅鼻煙壺時,要雙腿跪地,雙手高舉,王公身子略俯一嗅,并將鼻煙壺留下。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