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上世紀90年代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卷煙廠出品的“民盛”煙標。
②上世紀90年代云南昭通卷煙廠出品的“宇拓橋”煙標。
③上世紀90年代廣西鐘山卷煙廠出品的“福喜”煙標。
第十一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前不久在河南鄭州舉行。本屆運動會為期9天,是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首次在中部省份舉辦,來自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解放軍以及臺灣共34個代表團的7009名運動員,共同角逐17項競賽項目和194項表演項目。運動會期間,還舉辦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展、民族大聯歡等活動。
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源自1953年在天津市首次舉行的全國民族形式體育表演及競賽大會。1984年,國家民委、國家體委將這次體育運動會定為第一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如今,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早已成為各族人民生活中的重要內容,成為加強民族團結的重要紐帶和橋梁。我國的煙草工業企業曾為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出品過多種紀念煙標。
第四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于1991年11月10日至17日在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舉行,設競賽項目和表演項目兩大類。競賽項目共9項:龍舟、搶花炮、秋千、射弩、珍珠球、木球、摔跤、賽馬和武術,設金牌34枚;表演項目120項,設獎114個,并增設了“體育道德風尚獎”。其中,賽馬項目由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承辦,于1991年8月4日至7日在呼和浩特市舉行。上世紀90年代,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卷煙廠為此次運動會專門出品了“民盛”煙標(圖①),主副版于壯錦上方分別印有第四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的會徽和鼻卷火炬的吉祥物寧寧。
1999年的第六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是20世紀我國舉辦的最后一屆大型綜合性體育運動會。這屆運動會分設北京、拉薩兩個賽場。拉薩分賽場競賽項目共設25枚金牌,表演項目共有40個,其中一等獎15個、二等獎15個、三等獎9個、表演紀念獎1個,有10個代表團、78人獲“體育道德風尚獎”。當年,為了紀念這屆運動會的召開,云南昭通卷煙廠出品了“宇拓橋”煙標(圖②),副版上印有拉薩分賽場的吉祥物牦牛。只見這個名為“扎西”的卡通式擬人化的牦牛身著藏裝,手捧哈達,跳起鍋莊,展現了藏族的明顯特征和西藏人民熱情、好客、幽默的性格。吉祥物名為“扎西”,意為“吉祥”。這個吉祥物還見于同時期廣西鐘山卷煙廠出品的“福喜”煙標(圖③)的副版。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