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上世紀90年代青島卷煙廠出品的“紅印牌”煙標(局部)。
②上世紀80年代四川巴山卷煙廠出品的“紅杏”煙標(局部)。
③上世紀80年代中國湖南常德卷煙廠出品的“對蝦”煙標(局部)。
④1985年國營棲霞雪茄煙廠出品的“恭賀新禧”煙標(局部)。
⑤上世紀80年代成都卷煙廠出品的“五牛”煙標(局部)。
印章古稱“璽”,起源至今尚無定論。秦并六國后,皇帝所用印章專稱“璽”,官、私所用印章均改稱“印”。至漢代,官印中始有“章”及“印章”之稱。唐以后,皇帝所用或稱“寶”,官、私所用又有“記”“關防”“圖章”“花押”“戳子”等名稱。印章是我國書法和雕刻藝術完美結合的一門獨有藝術,蘊含著豐厚的文化底蘊。在我國煙草工業企業出品的煙標畫面中,我們就可以一睹我國印章文化的獨特魅力。
上世紀90年代青島卷煙廠出品的“紅印牌”煙標(圖①),主版圖案就是一枚獅紐印章壓在一封“寄呈五洲顧客公啟”的函件之上的精美畫面,副版圖案則是一枚印在白紙之上的陽文“紅印牌煙”方印。
每一枚印章都像一幅小小的版畫,通過靈活多變的文字線條,展現動態的美感,充滿視覺藝術氣息。上世紀80年代四川巴山卷煙廠出品的“紅杏”煙標(圖②),副版上就印有一枚陽文“紅杏”印章,字體古拙可愛,和畫面中的一枝紅杏相映成趣。而上世紀80年代四川中江煙廠出品的“九州”煙標,主版圖案亦是一枚“九州”陽文朱印,字體蒼秀,頗具意趣。
印章在我國傳統文化中是權力、信物的象征,主要分為官印和私印兩大類。在古代,官印一般由皇家頒發,什么樣的官職頒發什么樣的印章,作為各級官員發號施令的憑據。官印多為正方形,文字工整、嚴謹,體現國家權力的威嚴。私印則形制多樣、內容豐富,無論是人物姓名、吉祥用語,還是圖形等,均可篆而為印。宋、元以后,因注重了書畫題跋和題款,書畫家們逐漸認識到印章的藝術作用,并注意在作品中發揮這一作用,使書、印合璧的藝術得以形成。上世紀80年代,中國湖南常德卷煙廠出品的“對蝦”煙標(圖③)主副版圖案相同,均為國畫大師齊白石先生八十八歲時所畫墨蝦圖。煙標畫面中的小蝦各具形態、栩栩如生,十分惹人喜愛,圖案左側有齊白石手書“八十八歲之白石老人畫于京華”,后壓“白石”陽文小印一枚,分外雅致。而1985年國營棲霞雪茄煙廠出品的“恭賀新禧”煙標(圖④),主版圖案是一枚陽文金字的“恭賀新禧”吉祥語方印。
煙標之上印章最多的當屬上世紀80年代成都卷煙廠出品的一款“五牛”煙標(圖⑤)。該煙標主版畫面為唐代書畫名家韓滉的傳世名作《五牛圖》局部,其上有近二十枚歷代印章。清代乾隆皇帝對這幅被著名書畫家趙孟頫譽為“神氣磊落,希世名筆也”的《五牛圖》十分欣賞,在這幅傳世名畫上共鈐有至少八方印章。僅此枚煙標展現的局部,就有“乾隆御覽”“乾隆御覽之寶”“太上皇帝”等數枚。
源遠流長的印章藝術凝聚著中華民族的智慧,與書法、繪畫、詩歌并稱為中國四大傳統藝術。發展到今天,印章已成為一種獨具中國特色的、融實用性與藝術性于一體的藝術瑰寶,在世界文化之林中放射出耀眼的光芒。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