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前的1921年7月23日,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望志路106號召開。來自各地的共產黨代表及共產國際代表出席了大會。13名代表詳盡討論了黨的第一個綱領與第一個決議。
百年前,那些平均年齡28歲的青年很難想到,這次在上海法租界石庫門里的秘密集會,最終改變了20世紀中國的走向,改寫了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
這是我學黨史最初的印象。
最近觀看的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熱播電視劇《覺醒年代》,以中國共產黨成立為核心事件,聚焦建黨風云人物,突出展現了中國共產黨革命先驅的崇高理想和卓越貢獻,這些中國共產黨早期革命領袖有理想有鋒芒、有困境亦有探索,他們的革命品格與斗爭精神,深刻傳遞著愛國情懷,傳播了愛國愛黨、艱苦奮斗的精神。
這又一次使我對黨史有了深刻的認識。
國家積貧積弱,國難當頭時吾輩當自強。在那個多災多難的時代,許許多多渴望改變的學者青年帶著濃濃的愛國熱情,投入到爭取民主與科學的洪流之中。為什么要建立中國共產黨?初心是什么?
這讓我想起劇中非常揪心和悲壯的一幕,天空飛揚起片片雪花,李大釗和陳獨秀坐著馬車奔向上海,途遇難民,看到哀鴻遍野。陳獨秀痛定思痛,決定建立一個能讓中國人民過上好日子的無產階級政黨,只為了能讓勞苦大眾擁有人的尊嚴、人的快樂。陳獨秀和李大釗對著這些貧困的同胞們握拳宣誓。
那句發自內心的“我愿意奮斗終生”是千千萬萬革命先烈們無悔的誓言和內心的信念。而正是這一堅定信念,使千萬共產黨人在面對敵人的屠刀時臨危不懼、舍生忘死。一代代中國共產黨人奮起反抗、救國救民,才成就了今日中國的繁榮昌盛,才有了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作為當代的青年,我們享受著前人披荊斬棘帶來的幸福,也經受了抗疫斗爭的實踐洗禮,見證了脫貧攻堅的偉大勝利,還將親歷小康社會的百年夢圓。特別是疫情襲來時,“中國之治”與“西方之亂”的鮮明對比,讓我們破除了對西方的迷思,愈發堅定了對黨的領導的自信,愈發堅定了走自己道路的自信。
——在硝煙彌漫的戰爭年代,共產黨員沖鋒在前,退卻在后,拋頭顱、灑熱血,英勇戰斗、不怕犧牲;
——在熱火朝天的建設年代,共產黨員吃苦在前、享樂在后,舍小家、顧大家,自力更生、艱苦奮斗;
——在激情奔涌的改革開放新時代,共產黨員奉獻在前、名利在后。爭先進、創一流,與時俱進、開拓創新。
作為一名黨員,我會向榜樣們學習,把共產黨員的先進性體現在平凡的本職工作中;作為一名基層煙草人,愛崗是我們的職責,敬業是我們的本分,集中精力做好自己的事,讓自己發光,才能握住那高高飄揚的黨旗。重任在肩,我們唯有奮力奔跑、踏浪前行,方能不負青春、不辱使命。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