蜿蜒萬里、氣勢磅礴的黃河和長江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我國煙草工業企業出品過許多以黃河和長江為題材的煙標。
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黃河孕育了華夏文明。新中國成立后,黨和政府一直高度重視黃河流域生態環境的保護和開發利用。從“要把黃河的事情辦好”到“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在黨的領導下,黃河得到了有效治理。
上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河南安陽卷煙廠出品的“黃河”煙標,主、副版圖案展現了河南鄭州黃河公路大橋的雄偉身姿,副版上方印有“要把黃河的事情辦好”字樣。
上世紀80年代,陜西延安卷煙廠出品過“壺口”煙標。該煙標主、副版畫面相同,展現的是“源出昆侖衍大流,玉關九轉一壺收”的黃河壺口瀑布的壯觀景象。
上世紀80年代,河南淮濱卷煙廠曾出品過多款“黃河母親”煙標。其中一款“黃河母親”煙標的主、副版畫面均為一尊母親懷抱嬰兒的塑像。塑像中的母親頭挽發髻、面容慈祥,象征著黃河,母親懷抱中的嬰兒象征著中華民族。
上世紀90年代,河南鄭州卷煙廠出品過“三門峽”煙標。該煙標主版畫面展現的是1961年建成的三門峽大壩,三門峽大壩有“萬里黃河第一壩”之稱;副版圖案描繪的是位于三門峽大壩附近黃河激流中的中流砥柱石。
長江也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我國對長江流域進行了多次大規模開發治理。丹江口水利樞紐工程、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三峽工程等相繼興建,不僅使長江能夠更好地造福人民,同時充分展現了中華兒女的無窮智慧、勇氣和魄力。
?湖北武漢卷煙廠于上世紀60年代出品的“長江”煙標,主版圖案描繪了寬闊的長江上帆影點點的秀美景色,江面上的武漢長江大橋將兩岸連接起來,武漢長江大橋于1957年10月15日通車運營,有“萬里長江第一橋”之稱;副版畫面描繪的是一艘艘船只行駛在長江上的場景。
上世紀90年代,湖北三峽煙草有限公司出品的“游三峽”煙標,主、副版畫面均展現了長江三峽的秀美風光。
知識卡:
黃河發源于青藏高原巴顏喀拉山。2009年,我國三江源科考隊考證,卡日曲為黃河源頭。黃河全長約5464公里,是我國第二長河,其自西向東分別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山西、陜西、河南及山東9個省(自治區),最后流入渤海。據史料記載和考古發現,早在新石器時代,黃河流域就孕育出了璀璨的藍田文明、半坡文明以及龍山文明等。約6000年前,黃河流域內形成了一些氏族部落,其中以炎帝、黃帝兩大部族最為強大,最終經過不斷融合從而形成“華夏族”。中國歷史上許多王朝在黃河流域建都。
長江發源于有著“世界屋脊”美譽的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脈各拉丹冬峰西南側。長江水系發達,由數以千計的大小支流匯聚組成。長江是亞洲第一長河、世界第三長河,其干流全長6397公里,自西而東橫貫我國中部,流經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慶、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上海共11個省級行政區,于崇明島以東注入東海。其數百條支流輻輳南北,延伸至貴州、甘肅、陜西、河南、廣西、廣東、浙江、福建8個省(自治區)的部分地區,流域面積達180萬平方公里。長江流域廣闊,孕育了豐富多彩的文化與自然遺產。早在距今上百萬年前,長江流域就是人類生存和演化的重要地區之一。巫山大溪文化遺址、屈家嶺文化遺址、良渚文化遺址、湖北黃陂盤龍城遺址反映了長江流域古文明的輝煌燦爛。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