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中國男足對于中國球迷來說可謂又愛又恨。100年前,李惠堂被當時的球迷稱為“亞洲球王”,是當時公認的中國足球第一人,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因活躍于亞洲足壇而聞名中外。當年流傳一句話:“看戲要看梅蘭芳,看球要看李惠堂。”
李惠堂字光梁,號魯衛,1905年出生于香港大坑村。他與已故中國足球運動員和教練、中國國家隊第一任主教練李鳳樓并稱中國“南北兩李”。
“自幼早堅球運志,風霜不改百年心;世間喜見多同道,到處天涯共賞音。”1923年,李惠堂和香港南華隊代表中國隊參加在日本大阪舉行的第六屆遠東運動會,中國隊以5:1橫掃日本隊獲得冠軍。決賽中,李惠堂近距離大力射門,擊中日本隊門將的胸部,對方當場口吐鮮血,被替換下場,“李鐵腿”的綽號不脛而走。同年8月,李惠堂掛帥的香港南華隊在澳洲參加足球比賽,李惠堂包攬三球,獲得了“最佳表演獎”。香港當地報刊以特大號標題稱李惠堂為“球王”,并稱贊其“萬人聲里叫球王,碧眼紫髯也頌揚”。
此后在1927年、1930年、1934年的第七屆、第九屆、第十屆遠東運動會足球賽上,李惠堂帶領中國隊三次奪得冠軍。他從17歲成為甲級隊員,到43歲掛靴退役,在歷次比賽中共進球2000多個,獲得過50多個榮譽稱號,胸前掛滿了光彩奪目的獎章。他帶領球隊曾榮獲過5次遠東運動會冠軍、4次全國冠軍、26次香港冠軍、1次廣東省冠軍、2次印尼冠軍、2次亞洲冠軍。他曾兩次代表中國出席奧運會,尤其是第一次,從東南亞到西歐,沿途27戰,戰戰皆捷,他獨自破門34次。香港作家老康評價李惠堂道:“獨占球壇傲大千,九州才氣讓君先。論名已勝公卿貴,守義豈輸國士賢。足卷風云頭未白,心存魏闕志猶堅。古來誰享球王譽,小滴瀛洲陸地仙。”
1954年,李惠堂成為亞足聯首任秘書,任職長達9年之久。隨后,他還擔任了亞足聯副主席,1965年起擔任了4年國際足聯副主席。在1976年8月《環球足球》雜志組織的世界球王評比活動中,李惠堂與巴西的貝利、英國的馬修斯、西班牙的斯蒂法諾、匈牙利的普斯卡什一起被評為“世界五大球王”。
李惠堂嫻熟的運球技巧和神乎其神的射門絕技,使觀眾為之傾倒折服,同時他頑強拼搏,贏得人們尊敬與喜愛。上世紀二三十年代,中國中和煙公司出品過“球王牌”煙標煙標,主版描繪了李惠堂挑球的場景,副版圖案為李惠堂懷抱足球的形象。
同時期,該廠出品過“球王”煙標,主版再現了李惠堂帶領球隊在球場上拼搏的場景,看臺上觀眾人頭攢動、吶喊歡呼,副版圖案為李惠堂蹲著手按足球的樣子。
(本文煙標圖片系上海煙標收藏家李雨生先生提供,筆者在此深表謝意。)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