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5月29日這一天,中國誕生了一個新的組織——紅衛兵。而為了紀念紅衛兵的誕生,沈陽卷煙廠在1966年設計生產了“紅衛”牌香煙。煙標主圖和輔圖設計成天安門圖案,以紀念1966年8月18日毛澤東佩戴紅衛兵袖章,在北京城樓首次檢閱紅衛兵。輔圖上還標注“沒有一個人民的軍隊,便沒有人民的一切。”用以強調紅衛兵組織是人民的軍隊。
1966年2月,中共中央作出正式開展“文化大革命”的決定后,全國各大報紙隨即掀起了對《燕山夜話》和《三家村札記》展開政治性批判的浪潮。這些在全國青年尤其是大中學校青年學生中引起了強烈反響。一部分學生在批判“三家村”的過程中,聯系到學校發生的一些現象和言論,并把這些視為是所謂“修正主義教育路線”的反映。這一時期,在清華大學附中的高年級,一些思想認識比較一致的同學自然而然地串聯在一起,就學校內外所發生的各種事件進行議論、分析,他們認為自己正在參加著一場實實在在的階級斗爭。
5月18日,林彪在一次講話中所透露的“毛主席為了預防反革命政變,已有好多天沒有入睡了”,更給他們敲響了警鐘。5月29日晚上,卜大華、王銘、駱小海、張曉賓、陶正、張承志等七八名清華附中的學生,悄悄來到學校附近的圓明園廢墟上集會。他們決定像蘇聯衛國戰爭時期的“青年近衛軍”小組那樣組織起來。在小組名稱問題上,有人提議叫“向陽”,有人建議叫“衛東”,但大多數人贊同老名字“紅衛兵”,即“保衛毛主席的紅色衛兵”。
在名稱確定下來之后,他們一起宣讀了《紅衛兵誓詞》:“我們是保衛紅色政權的衛兵,黨中央、毛主席是我們的靠山,解放全人類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毛澤東思想是我們一切行動的最高指示。我們宣誓:為保衛黨中央,為保衛偉大的領袖毛主席,我們堅決灑盡最后一滴血。”
“紅衛兵”組織不脛而走,迅速出現在北京各個中學的校園里。6月初,以清華附中紅衛兵組織為模式,北京地質學院附屬中學、北京石油學院附屬中學、北京大學附屬中學、北京礦業學院附屬中學和北京第25中學等學校都相繼成立了“紅衛兵”、“紅旗”、“東風”等秘密學生組織,這是最早的一批紅衛兵組織。由此開始,以中學生首先自由結合組成的秘密團體“紅衛兵”,作為一種來自下層的集團力量的象征,向中國政治舞臺上沖殺過來。
“文化大革命”期間,沈陽卷煙廠還對“紅衛”牌香煙煙標進行了幾次改動,并出了5枚“紅衛”牌香煙套標,煙標輔圖上分別標注“吐故納新”“認真搞好斗、批、改”“要斗私批修”“抓革命促生產”和“工人階級必須領導一切”等最高指示。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