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沈陽卷煙廠以沈陽歷史中的一個名字“沈洲”,作為香煙牌號進行了產品開發生產。而煙標上的麥穗齒輪也代表了沈陽這座城市,不僅是一座歷史悠久、生產發達的城市,也有著共和國長子的歷史地位。
沈陽在歷史上曾經換過7次名字,而沈洲則是沈陽歷史中的第二個名字。沈陽的乳名來自西漢時期 ,在那時沈陽有了它第一個名字——侯城。三國時期的曹操統一北方,遼寧當時屬于幽州的昌黎縣,而沈陽屬于遼東郡,那時的沈陽已具有城市輪廓。
到了唐代,沈陽迎來了第一次名字更改,改稱“沈洲”。到了金代時期,金太祖完顏阿骨打建立金政權,先后占領遼東各地,沈洲也未得幸免,沈洲被攻占,金繼續沿用“沈洲”之名。
到了元代,重建土城,改沈洲為“沈陽路”,歸遼陽統轄。因為沈陽地處沈水(渾河)之北,以中國傳統方位論,即“山北為陰,水北為陽”,故改沈洲為沈陽。從此,“沈陽”這一稱號正式呈現在史料上。
1386年,明朝改稱“沈陽路”為“沈陽中衛”。到了清朝,清太祖努爾哈赤把國都從遼陽遷到沈陽,并在沈陽城內著手建筑皇宮。1643年 清太宗皇太極尊沈陽為“天眷盛京”。所以改稱沈陽為“盛京”。
1644年清朝遷都北京后,設沈陽為陪都,1657年,清朝以“奉天承運”之意在沈陽設奉天府,沈陽又叫“奉天”。1929年 張學良在“東北易幟”后,改“奉天市”為“沈陽市”。
1931年 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九·一八事變”并侵占沈陽后,又將“沈陽市”改為“奉天市”1945年 抗日戰爭勝利,東北光復,“奉天市”恢復“沈陽市”名稱。
也就是說沈陽按照歷史的順序,先后被稱為:侯城、沈洲、沈陽路、沈陽中衛、盛京、奉天、沈陽。從這七個名字來看就可以看出來沈陽到底經歷了什么,而沈陽卷煙廠設計生產“沈洲”牌香煙,也是對沈陽厚重歷史的情懷彰顯。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