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8日早晨,我看了央視1臺“朝聞天下”節目,其中提到了秦始皇陵兵馬俑、銅車馬,尤其是兵俑的臉型有國、由、甲、用、田等字型特征,千人千面,很有意思。銅車馬的復原、焊接也非常復雜,很不容易。我由此想到“銅車馬”、“兵馬俑”等煙標。在這里,我說一說“銅車馬”煙標吧。
中國陜西澄城雪茄煙廠(今陜西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澄城卷煙廠)曾出品“銅車馬”牌過濾嘴香煙,混合型,焦油含量中,20支裝。該煙標上的“銅車馬”三字,屬行書字體,瀟灑自然,美觀大方,飄逸傳神,氣韻生動,引人入勝。該煙標上的“銅車馬”圖案,古色古香,富麗堂皇,從一個側面充分反映了中國古代文化的燦爛輝煌和無窮魅力,光彩奪目,巧奪天工,美輪美奐,令人難忘。
秦始皇陵銅車馬是秦始皇陵的大型陪葬品,象征著秦始皇鑾駕的一部分,1980年出土于中國陜西臨潼秦始皇陵墳丘西側。共兩乘,一前一后排列。經復原,大小約為真人真馬的二分之一。制作年代約在陵墓興建時期,即公元前221~前210年間。現藏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
銅車馬一號車,名“立車”,又叫“戎車”、“高車”,車輿右側置一面盾牌,車輿前掛有一件銅弩和銅鏃。車上立一圓傘,傘下站立一名高91厘米的銅御官俑。銅車馬二號車是四馬鞍車,呈凸字形,分前、后二室,車輿上有穹窿形的橢圓形蓋子,前室為御手所居,內跽坐一御官俑,后室為主人所居。
青銅馬和馬車并不是一次就能制作完成的,需要用不同的方法,將數千個部件拼湊在一起,有焊接、連接等工序,都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秦銅車馬是中國考古史上出土的體型最大、結構最復雜、系駕關系最完整古代車馬,被譽為“青銅之冠”。尤其是那青銅戰車和馬車上的雨傘,更是讓人嘆為觀止。這把傘不但可以隨意取下,而且傘柄中還隱藏著一個世界,里面藏著一把刀和一把劍。這把傘是可以拆卸的,打開后可以當盾牌使用,也可以用來制作一把槍,是一件攻防兼備的武器。如此巧妙的設計,如此精密的構思,實在是讓人不可思議。
以二號銅車馬為例,值得特別提出的是錯磨和彩繪相結合,大大增強了藝術效果。作者按馬體的不同部位的毛向錯磨,再涂彩色,造成真實的皮毛感。細部的真實和鮮明的質感是這乘銅車馬造型藝術的一大成就。車馬通體彩繪,圖案花紋風格樸素明快大方,以白色為基調的彩繪肅穆典雅,配以大量的金銀構件,更顯得華貴富麗,這套大型的人俑車馬代表了秦代青銅鑄造工藝的突出成就。
澄城卷煙廠創建于1976年,多年來曾生產鐘樓、西鳳、華山、銅車馬、秦王、壺梯山、美人蕉、飛利達、澄塔、驪山、西京等牌號香煙。其中,“鐘樓”牌卷煙,曾被陜西省人民政府命名為名牌產品。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