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期,雖然英美煙公司為了獲得廉價的卷煙原料,對遼寧的土壤、氣候、自然環境等進行了考察,并給當地的官員和農民贈發了美種煙葉種子和宣傳冊,引導農民種植美種煙葉,但由于當時的吸食習慣,遼寧地區農民種植的煙葉還是以晾曬煙為主,而且這些晾曬煙基本上是在民間自由流通,并以沈陽為中心,輻射到安東、興京、開原、掏鹿、大連、營口等地。
那么,民國時期遼寧產的煙葉都賣給誰了呢?其中主要一部分,還是賣給了沈陽的英美煙草公司和三林煙草公司。英美煙草公司將莖拐去掉,并裝成大桶運往上海,供給英美煙草公司上海工廠生產之用。而日本的三林煙草公司則在沈陽本地卷制出適合當地人口味的卷煙進行銷售。
之后,位于營口的日本東亞煙草株式會社也加入了采購隊伍,并在營口卷制適合當地人口味的卷煙,向滿蒙一帶銷售。同時,日本東亞煙草株式會社為了掠奪遼寧的煙葉資源,還在遼寧各地市場內設立了煙店、煙鋪和煙麻店等,進行收購和銷售。
當時遼寧每年的煙葉上市量大概在1000多萬公斤,其中安東50萬公斤,興京50萬公斤,開原150萬公斤,沈陽約1000萬公斤。日本東亞煙草株式會社還通過大連港,用帆船將少部分曬煙運往朝鮮、香港、日本,而大都分則運往天津、煙臺、直隸、山東等地區。通過營口港用船把曬煙運往天津、上海、龍口及山東、直隸等地區,進行生產或交易。
除了這三家煙草公司作為大宗交易,進行煙葉收購外,其余的煙葉則為遼寧本地人消費,而消費的主要形式也是通過煙店進行的。一是由煙店主委托私人收購或派人到曬煙產區向煙農收購。收購人員常常是一條麻袋一桿稱,走鄉串戶收購。二是煙農直接將煙葉送到煙店銷售。其他煙麻店、山貨店除經營木耳、皮毛等山貨外,也經營煙草。生產煙葉的農家,最早在每年10月開始將煙葉運到煙店,但因煙農家距市場很遠,所以以12月至陰歷年底為上市最盛期。煙店的店員攜帶煙葉樣品為煙農尋找買主,代為推銷,煙店從中提取傭金;另一種方式是煙農采取委托煙店銷售,先由煙店墊付煙葉的時價款的半額貨款,然后介紹買賣。
除煙店外,煙鋪也是批發、零售的場所,多數兼營其他雜貨。一般程序是煙農把煙葉運到煙店,或委托煙店銷售,或由煙店代為推銷。煙葉銷給煙鋪后,煙鋪將收購的煙葉運回來,打開煙包剔除雜物后重新打包,進行批發。煙鋪直接或間接經小商販之手,把煙葉銷售給消費者。
當時遼寧各地煙鋪眾多。據統計:1930年,撫順縣有四發和、裕興合等煙鋪14戶,當年從吉林購進柳片煙8萬公斤。1931年前后,昌圖縣內集鎮均有經銷商家,縣城(今老城鎮)、八面城、金家屯、寶力鎮、紫鷺樹鎮、通江口等,均有經營煙草小鋪口。煙麻分開經營,稱之為“煙鋪”??h城中最大的煙商是“侯家煙鋪”,坐落在城內轆轤把街的鬧市地段。每年經銷黃煙5000余公斤,生意興隆。其他五六家小本經營者,年經銷量也達千斤左右。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