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行業雖然存在時間長久,但至今仍不被鼓勵期待,多年來煙草價格調動和稅收變更就是最好的證明點,據可靠消息表明,每年含稅收的煙草利潤總額超一萬億,結合我國4億左右的煙民來看,每個人平均每年在煙草消費上超過2500元,是煙草公司的穩定消費人群。
按照當前吸煙年齡數據來看,青少年的吸引群體正逐漸增多,因此專家認為,煙草過于廉價是導致吸煙門檻低的主要原因,如果能提高吸煙門檻,將會減少大批普通吸煙群體的煙草消費,比如農村便宜的幾元卷煙或香煙,再或者農民工群體愛抽的廉價品牌,將這些煙的稅收提高或是逐步退出市場,有利于人們減少吸煙量,從長遠角度將有利于人們身體健康。
在今年的相關會議上,有人提出了一份參考意見,其主要意思是說,中國煙草市場門檻之所以過低,是因為廉價香煙永遠不愁銷路,譬如在農民工群體、農村小商鋪等等地帶都可以看到它們的出現,這些穩定群體和地點與這些固定人群形成了“平衡點”,如果能增加煙稅或調解相關規定,就能潛移默化的影響到低收入人群,“迫使”他們改變消費點,最終起到替代效應,讓低收入人群的下一輩也不會萌生吸煙的可能。
我們首先要明白一件事,既然抽煙有害為什么要抽煙?對于依靠體力勞作的農民或農民工來說,煙草當中含有的尼古丁擁有“振奮”的作用,而且能夠填補人的“空虛感”,這也是為什么農民會選擇用它來調味的原因,一如檳榔、嚼糖等等。
吸煙是上時代低收入人群的消遣方式,它之所以能持續至今離不開這些生活狀況依舊沒有改變的生活群體,而且對于抽煙三十幾年的農民工來說,漲價與否關系不大,除非煙錢直接影響到生活質量,否則少有人會主動降低抽煙欲望,治病還需“治根”,單純提高價格只能造成不必要的“新利潤”出現,譬如假煙、個人卷煙等等。
當需求存在時,就意味著供給關系始終存在,今天市面上沒了三元五元的過濾嘴香煙,明天可能就會出現三元五元的卷煙,它有出現特別大的變化嗎?并沒有,如果真的如同專家所言是為農村人口考慮,就應當明白吸煙農民群體雖然只抽固定幾個牌子,但他真正看重的是便宜價格而非口感。
想減少抽煙群體最正確的做法應當是控制下一代吸煙,因為一個孩子成長過程中從未吸到過二手煙,他就會對煙味有一種本能的身體排斥,自然也就不存在上癮的可能,消除低價煙無非是“治標不治本”,除了增加煙草利潤外似乎對農民毫無改變。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