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使得一部分顧客的收入降低,帶來了一定程度上的消費降級。同時,帶量采購等政策降低了部分藥品的價格,從賣家的角度來看,客單價的降低也可以看作是另一種形式的消費降級,綜合來看對于藥品零售業來說,似乎頹勢難挽,但事實真的如此嗎?
消費在降級,需求在升級
“1995年剛開始涉足這個行業時,我覺得我們在引領中國消費者,很得意,看看我們藥店,窗明幾凈,再看看民眾,多low,多窮,只在意價格。”
云南健之佳健康連鎖店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藍波說,“結果這幾年我突然聽到一句話,把我嚇一大跳,中央說當前社會最大的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我突然一夜之間茅塞頓開,醍醐灌頂。實際上顧客已經走到了我們前面,而企業還在探討政策,想去獲取政策上的紅利,變成了被動者。過去我們自詡在推動改革,而今天我們看到的是國家政策在倒逼企業,企業必須要改變。”
到底市場發生了什么樣的變化?藍波認為,當下已經從價格時代,發展到了價值時代。市場的競爭是升維競爭,而不是低層次的競爭,因為顧客已經發生巨大轉變。
“2010年以后我們都大談中國市場消費在升級,當中美貿易戰開打、疫情來臨,整個社會又在爭論一個話題——消費降級,確實我們看到消費是在降級的,尤其是2020年上半年。但市場發生的變化還是給我們帶來了機遇,消費在降級,但價值消費是存在的,準確講應該是需求升級。”藍波說。
需求升級在哪些地方?藍波將其概括為品質、品格和品味,“過去一談就是如假包換,顧客真的在意這個嗎?顧客真正關注的不是真假,而是品質,因為品質的背后是科技,是生態,而品味的背后是個性。”
華潤江中制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OTC總經理肖文斌指出,從必需品消費升級,到小康消費、品質消費,再到個性化、小眾消費,消費者已經越來越多地參與到上游的創造、設計、產品定制中,小眾消費越來越被重視,我們已經進入到一個新的消費時代。
例如日本最火的網紅打卡地——蔦屋書店,一半的日本人是它的會員,1459家門店,收入3607億日元,同行都在倒閉,他是如何做到如此盈利的?在蔦屋書店,顧客可以喝咖啡,可以聊天,意面、醬料等食材就陳列在意大利菜譜的旁邊。“他賣的不是書,而是一種生活方式。”肖文斌說。
肖文斌表示,不同的消費水平、生活方式和興趣愛好,以及不同的生命階段,都會細分出不同的消費群體。
“帶量采購實際上已經告訴我們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即剛需和潛在需求,治病和治未病,這實際上是在倒逼我們去理解,去抓,但不是去抓剛需,而是去滿足治未病的需求。在剛需的問題上不需要我們去太多思考,反而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是需要我們關注的。”藍波說,“產品應該從硬價值向軟價值轉變。什么是‘硬價值’?是功效、價格;什么是‘軟價值’?是人們對疾病的畏懼。”
消費者的新畫像
在消費升級的新時代里,消費者關系及消費者畫像都在發生著根本的轉變。
湯臣倍健藥業有限公司CEO吳震瑜指出,對消費者關系的掌控可以劃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品牌商掌控消費者關系(例如寶潔),品牌商充當市場消費的引導者角色,“把我的思想裝進你的腦袋里,把你的錢裝進我的口袋里”,形成“你喜歡什么我說了算”的強勢營銷,但這一階段已經過去。
第二個階段是零售商掌控消費者關系。零售商離消費者最近,所以有些連鎖說“我賣,你就是品牌;不賣,你啥也不是”。在這個階段,零售渠道掌控了消費者的入口,但這一階段也正在逐步遠去。
第三階段是消費者自主掌控消費者關系,在這一階段,消費者信息的獲取得益于互聯技術的發展,信息獲取成本趨零,信息越來越對稱,人人都是自媒體,人人都是專家。當下,生產者和消費者的界限越來越模糊,消費者對品牌,對產品有更直接的感受。“我是C,我說了算”,消費者“重掌主權”的趨勢和步伐無法阻擋。
“我們原來用來賺錢的信息時間差已經被填平了。消費者的利益至高無上,消費者才是真正的主人,店員推薦效果在未來會逐漸下降。我們將從原來對B端的關注,轉向對C端的關注,把更多利益讓渡給消費者,更多關注消費者的轉變和體驗,關注消費者問題的解決。”吳震瑜說,“現在很多消費者買完東西,銷售過程就結束了,實際上對消費者來講,他買完這個產品之后,服務才剛剛開始,他的問題有沒有得到解決,使用之后的感受是什么,目前還沒有人去關注。”
西安怡康醫藥連鎖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王彤指出,阿里研究院發布了八大電商客群,從這里可以看到新零售消費人群鮮明的時代特點,形成了交叉客群的消費模式,年齡、收入、消費理念、地域、心理等因素形成了錯綜復雜的消費形態。
傳統零售思維更多地只是從年齡和消費力上去劃分,比較粗略,很明顯,在消費的新時代,需要把人群重新定位和區分,小鎮青年、Z世代、都市銀發等時尚詞更精準地說出了新消費群體的特點,消費者的新畫像呼之欲出。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