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父親剛出道的日子。從泥瓦匠師傅家門走出來,父親便可獨立承包泥瓦工程了。雖然都是每家每戶地干著零散活,但也忙得總是沒有空閑時間。即便是農忙時節,田地里只有母親一人在忙碌打理。母親總是埋怨說自己嫁了個手藝人就像是找了個“廢人”,家里大事小情全都指望不上,還要一個她女人家既當家主又當仆人,里里外外全部扛。
父親本來不抽煙,但是做手藝人不抽煙的話,便會累死。他師傅就是這樣經常對他說的。他當學徒那會兒,師傅抽煙時便會趁機歇會兒,讓勞累的身體得以修整。可是他自認為那時沒資格抽煙,也想多學習點手藝,便在師傅抽煙的當兒仍然手腳不停歇。
但是現在再不抽煙,就沒有理由歇歇了,身體便會覺得勞累不堪。于是,父親第一支煙便是雇主家給的“金圣(吉品)”,他本來也想不抽煙的,但是經不住雇主的勸說,便順手接下點燃了。
此后,這款煙就是他勞累時候的休息提示器。一旦雇主要發煙給他時,他忙完一個階段便會給身體調整一下。在吉品金圣的煙霧繚繞中,仿佛勞累便隨風而散了。
轉眼便是兒子考上大學的日子,他要好好辦一場隆重的升學宴,而煙就得用他一直沒有更換過的牌子。他說咱們勞動人民就得抽這樣的煙——吉品金圣,而且這可是兒子一生中的大喜事,像金子般的兒子今后的人生一定會閃閃發光,品嘗到吉祥如意的生活。
轉眼兒子就大學畢業,在外地上班了,不過兒子始終記得父親,他知道父親的最愛是什么。每次回家,兒子都要帶兩條固定牌子的香煙給父親,而父親都會樂呵呵地收下。
他說還是兒子懂我,關心我,知道我上工時就愛抽這個煙,多年來也對這個煙有了依賴,就像老朋友一樣了,有時候別人給的其它牌子煙,還推說自己戒煙了,其實是抽不慣別的煙了。
歲月總是太無情,牛一樣的父親說病就病了。這一病就身體大不如前了,他再也不能出工做泥瓦匠了。他說現在的手藝快斷層了,年輕人根本不愿意去學這么累的手藝,自己只能把手藝帶去為“馬克思”服務了。
最后那段日子里,他沒有其它要求,只是一再警告兒子,不要學抽煙,實在勞累時,便抽金圣吉品煙,這是他一輩子的經驗了,可不能不聽啊!說完就走了。
作為常常熬夜加班做程序員的兒子,哪有不抽煙的,這早已從父親的經歷中悟出來的道理了。其實他沒有告訴父親,他早就學會抽煙了,而且也和父親一樣,喜歡抽相同的牌子煙,這是他唯一不用答應就能做到的事情。
他在父親的墳頭,點上二根煙,一根給父親,一根給自己。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