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煙這件事,對于煙民來說,那當然是一件喜悅的事情了。不過,對于非煙民來說,只要有些煙味,他就心中不舒服,也多少顯得有點兒“不合時宜”了。
可是,在有些場合、有些時間段,我們總會發(fā)現(xiàn),原來自己也還是可以“適應(yīng)”“ 忍受”這討厭的煙味的。那我想問問你,你是怎么做到的呢?是什么時候開始可以“適應(yīng)”的呢?是個什么原因讓你這么快就適應(yīng)了呢。這其中,總會是有一些渠渠道道的。
領(lǐng)導(dǎo)、長輩在場,他們吸煙了,你就得陪著,即使自己有些不大舒服,可還是得繼續(xù)忍著在煙味中“飄飄而過”。你說也說不得,問也是白問,只好適應(yīng)在這樣的場合,慢慢讓他們好好享受吸煙的“自得其樂”了。
領(lǐng)導(dǎo)你能說嗎?人家沒規(guī)定這里不能吸煙,況且你在人家手下,還需要人家在工作中照拂,你說了,似乎不妥,也沒有這樣的勸告人的方法吧。
是你的長輩,好不容易見了面,老人很熱情,招呼你吃飯、舉杯,你忍心對他們說“我不吸煙”“我聞見煙味就難受”,話即使到了嘴邊,還是沒法說出口。忍忍吧,就只好如此了。
好朋友們聚在一起,你想說的話都還來不及說呢,就高興的抱成一團了。人家掏出好煙、拿出好酒、盡情招待你,你此時此刻,會為了一根煙的事情就“為難” 大家和你的情緒嗎?我看,還是沒有這個必要的。要不然這歡宴美好,瞬間就失去了原本的顏色。何苦呢。還是咬咬牙,忍住了,不說也罷。反正一會兒就散了,離開了。
這樣的場合里,這樣的聚會場景里,你作為個體的表達,無非就是一個慢慢“適應(yīng)”和“忍受”。既然大家都這么可以自由自在的忍著,你為何就不能忍忍呢。翻來覆去想想,道理都是相通的。你,不能做哪個“攪局者”。好好的場景里,慢慢就會過去的。
還有一種場景,就是你有求于人,盡管自己不吸煙,可還是為了某件事情放下身段,專門去人家那里拿著資料、提著東西,帶著一包好煙,通過同學(xué)、朋友和親戚們七拐八拐的關(guān)系,才打聽到人家的地方。你去了,總得遞給人家一根煙吧。這好歹是個出場禮儀和社交禮儀呢。你當然懂得了。人家那里已經(jīng)是人滿為患,煙熏火燎的,可是你還是擠到人家跟前,小聲對人家說了什么什么的關(guān)系介紹,好歹人家也聽明白了。這會兒,人家給你辦了就是人情和規(guī)則,不給你辦理,也不算為難你。這種情況下,你這包煙或者這一根煙的事情,你想辦好,就也得“適應(yīng),哪怕就是“假裝適應(yīng)”也好了。
喜歡吸煙的人,總是有喜歡吸煙的理由,萬萬千的哪一種。你這不喜歡吸煙的人,在某些特定場合里、時間段,你為了照顧面子、事情和特定的情感,就得忍著,適應(yīng)或者假裝適應(yīng)也好吧。我們的人生里,這樣的事情總會是很多的表現(xiàn)的。
還有一種,就是假裝成熟的這個事情了。明明聞不得煙味,卻要和喜歡吸煙的人攪合在一起。這不為名不為利的事情,可你就是離不開人家。這人家愛吸煙了,你不喜歡,卻還是在煙味中慢慢浸潤,直到把自己“濕熱”成了一個煙熏爐子,來表示你也不在乎,你也是這樣的成熟的人。這可不是有趣的事情,只不過是你這會兒就需要這種的“成熟”而已了。
說的千般的情況,在每一種情況里面,總是會有我們不大愿意卻實在是躲不過去的場景。也許,這就是真的人生吧。明明自己不吸煙,還要學(xué)著委屈自己,這是圖個什么呢。不過,人常說,理想很豐滿,現(xiàn)實很骨干,就是如此的表達吧,但愿吸煙的人也聽得懂。
明明你不吸煙,可你是怎么開始慢慢“適應(yīng)”吸煙的?這里的小故事,是不是說的有你呢。
至于準不準,到位不到位,你還需要“對號入座”測試一下呢。
天地之大,當然容得下吸煙的人,對不吸煙的人來說,也是容得下的。要不然,這大千世界里,總還是一個朗朗乾坤,總還是一個自得其樂的生活與安靜呢。
不過,在社交、公眾場合里,在有人處,我們還是希望那些吸煙的人們,不要總是自以為是的好,也不要總是讓非煙民在不想聞見煙味的場所里憋悶著,忍著,假裝適應(yīng)著的為好了。
如果,這僅僅只是一個不得已而為之的事情。在我看來——這真的,不是一件什么好事情了。不大好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