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煙民的圈子里,總會流傳著關于吸煙的“名言名句”。初聽起來,還有幾分道理存在。細細琢磨,未必就是真實的存世道理。道理總是不辨析不會明白。我們抽絲剝繭看看這些所謂的“吸煙名句”,背后的潛臺詞和明面上的道理到底是不是真的呢?
煙酒不分家。
這個觀點和話語,似乎就是嘴邊放著的。喜歡喝酒,喜歡吸煙,這就是天生的孿生姐妹,分開彼此都是不對的。果真如此嗎?其實未必。酒,很刺激,很辣喉,酒后亂性,倒是真會發生的現象。非要拉著吸煙去說事,就真的沒有必要了。你喝你的酒,我吸我的煙,我們本來就是好好的兩件事,非要混雜在一起,這是何必呢?沒必要糾纏在一起。把煙酒分開試試,我看也是可以的。
好文章都是吸煙熏出來的。
寫作的、辦公室寫材料的,據說都是需要香煙來刺激大腦出靈感的,果真如此嗎?那些不吸煙、不喝酒、不熬夜寫材料的人,難道就沒有靈感了嗎?我看未必。只要有一顆清醒又聰慧的大腦,相信不會沒有靈感,和抽煙沒絕對的關系,沒必要非糾纏在一起。肚里沒貨,再抽煙熏染也難有靈感。
見人發煙敬煙是一種禮儀。
在現代社會,如果你見人就要發煙敬煙,說明你這個年代真有些過時了。微信、郵件、微博、抖音和網絡的年代里,你的問候和你的文明程度,都是和時代密不可分的。你就算揣著幾包好煙,也不見得別人就會主動問候你,接過你的煙,再給你一個甜蜜的微笑。其實相反,他們不會因為你敬了一根煙,就會違反原則給你無償辦事。文明社會,發煙敬煙也需要看對象。
不吸煙,我就沒魂了。
這個理由,也是有些無聊的了。你想吸根煙還非要拿著這個做借口,未免太無聊了。吸了就吸了,一根煙的事情,何苦總是拿它說事兒呢?沒了這個借口和理由,你就不敢吸煙了嗎?更不至于不吸煙,你的靈魂就不在了。把你的靈魂挺住,站直了,就吸根煙就吸吧,不需要理由。
吸煙這習慣難改了。
一個人的生活習慣,真要改起來還真是很難的。不過,為了健康為了家人,還是有不少人忍住不吸煙的。要是堅持用這個借口吸煙,那就是和健康做對,和家人做對了。這個后果可真的要想好。不吸煙再難,為了自己在乎的事情 ,改一改,變一變,試一試,總會有好處的。
我不是喜歡吸煙,我只是喜歡這種生活方式。
這是一個冠冕堂皇理由。既然不喜歡,那就別吸了,或者開始戒煙吧。難道這個生活方式就很酷,舍不得丟掉嗎?試試其他的——練個書法、跳個廣場舞、健步走,下個棋、釣個魚什么的,生活方式有很多,你試過了沒有呢?相比不喜歡的事物,總能找到一個喜歡的吧,說不定比吸煙更酷呢。
哥吸的不是煙,是寂寞。
這句網絡流行語眾人皆知,給煙民們似乎增加了一種調味劑和強心劑。我慢慢開始吸煙,開始享受吸煙的種種好處,這和寂寞不寂寞的,有一毛錢的關系嗎?只不過是一陣風的流行語。吸不吸煙,和寂寞無關。自己的寂寞,才是真的寂寞。
沒事了,有空了,就想吸根煙。
許多煙民都會說,我只是有空了,沒事了,才吸根煙。一忙起來我就顧不上吸煙了。其實,當你有空了沒事了,也有不吸煙的時候。而在想吸煙的時候,即使忙即使沒空,也要見縫插針抽空抽一根。不就是一根煙的事情么,也就是消遣一下子。
我吸煙從來都是不過喉的。
有的煙民對規勸的家人說,我吸煙就是干吸,從來不過喉。那這煙吸的有什么意義呢?即然不過喉那就少吸或不吸吧,否則花錢不說,還浪費自己的時間,還罔顧家里人接二連三的規勸,更主要的是對香煙的糟蹋浪費。這就是個純粹的說辭,我可不信,要不就是一個假煙民。
聞著煙味,人就舒服了。
這話說的像個笑話??粗磉叺氖澜?#xff0c;什么亂七八糟的事情沒有發生過呢,這樣勸慰自己也太勉強了。試試,你別吸煙,也別聞煙味,我看也行的。既然這樣說,自己不吸煙只是聞著別人吸煙,不也需要花錢買香煙了。
如此美其名曰的“吸煙名句”,你還知道幾個?這樣的名句可別當真哦,細細一想和猛一想,區別還是蠻大的。
現實生活中,像這種不明不白的流行語、流行話、俗套子的說法還是挺多的,就需要個人去判斷取舍了。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