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聽朋友說起她的母親,這位剛剛過了70歲的老媽媽,前一陣子也學會了抽煙。
每一次只要母親抽煙,朋友便會數落起母親,這么大年紀了還學什么時尚,年紀大了也不知道愛惜自己的身體,還要對著自己癱瘓在床的父親抽,也不怕嗆到了病人。
母親的煙是由她常年在外地工作的兒子提供的,朋友想到了讓這位弟弟不要再給母親買煙了,斷供香煙是讓母親禁煙唯一的途徑。可是,弟弟卻說,母親長期以來服侍這樣一位不言不語一動不動的丈夫,內心不知道有多憋屈,要說的話也沒有人聽,苦悶壓抑的情緒得不到釋放,所以借著抽煙可以緩解壓力,讓情緒得以稍稍放松下可能對健康更有利。
母親本身年事已高,再有什么差錯的話,不光病床上老父親沒有人長期陪伴,連老母親自己都需要別人照顧,一家人不就亂套了嗎?
弟弟說的沒錯,對待老人要孝順,就要先“順”著老人辦,不要違逆老人的意圖,要讓老人開心快樂起來。看來光是“孝”也沒有用的,有的孝是“愚孝”,讓老人不快樂的孝、自以為是的孝對老人來說就是一種傷害。
抽煙是這位老人唯一可以快樂起來的事情,她沒有時間去打麻將,每天時時刻刻要面對著一言不發的丈夫,雖然這位丈夫有時候連她都不記得是誰,還會對著她發脾氣,鬧別扭,但是她都一一忍受了。但是最難以忍受的就是寂寞和空虛,雖然守著個大活人,卻像是面對著空氣,你罵他怪他都沒有任何的反應,就像一拳打在了棉花上,不給你任何的回應。這樣的世界里,她會活得非常空虛,過得一點意思都沒有,難怪她會這么大年齡了也要開始學抽煙,而且一天一包煙還不夠,全部是自己一個人抽完。
我的朋友每次回去探望父母,只要一走進母親的房間就會聞到一股濃烈的煙味,每次都被香煙的味道嗆得不行。但是自從弟弟說出了給母親買煙的理由之后,就不再責怪母親抽煙了,不再數落母親的不是了,反而更加理解母親的不容易。
一想到自己兄弟姐妹幾個常年不在父母身邊,母親連個商量的親人都沒有,就不由得羞愧起來。是啊,母親的內心是多么的疼痛,一點也不亞于默默躺在病床上的老父親。她要承受的,是作為兒女們根本想象不到的。雖然對母親來說不缺錢,也不缺用的,但是又有什么意義呢?還是需要有人把錢花出去才行。可是一個老太太,寸步不能離開自己的病人丈夫,有時候還要給病人丈夫喂藥、喂飯吃,但丈夫的病情沒有一絲一豪的好轉,自己的心情也一點都好不起來了。有時候糟糕的是,病人要翻身,而自己一個人根本就動不了病人的身軀,那只有找尋鄰居來幫忙。遇到鄰居不在家,就只好到大街上尋找清潔工人來幫忙了。幸好鄰居們和清潔工都愿意幫忙,否則真的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了。
母親好不容易歇會兒,一個人卻還在苦悶的角落里發呆,此時的香煙,便成了她的救命稻草。她像是抓住了海面上漂浮的一塊木板那樣,雖然自己整個身子都在海水下浸泡著,但卻還是要拼命抓住木板,劃向海岸邊來。
香煙帶給她的正是這種感覺,在點燃香煙的那一瞬間,她的生命似乎也被點燃了起來,在一吸一吐之中,她的煩惱也就隨著煙霧煙消云散了,這可能有助于治愈了她千瘡百孔的內心,讓生命得以平穩延續,讓生活得以平安過下去。
這就是香煙帶給部分社會群體的另一種治愈功效吧。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