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煙是一件很平常的事,但是我家的三代人所抽的煙各有千秋,也藏著一部香煙“進化史”呢。
小時候,對爺爺最深的印象就是他老是坐在樹下抽自卷煙。那時家里條件不好,他舍不得去店里買成包的煙,就從村里路過的販子手里買散煙絲,煙絲是農民種的賣得很便宜,爺爺用大的螺紋紙,食指和大拇指兩頭對折,取煙絲、放、拉、壓紙、舔口水、固定封口,一根煙就卷成了,用火柴點燃就悠然地抽起來。那種自制卷煙不干凈,但是條件有限沒辦法。老人們聚在一起時總會拿出來分享,吞云吐霧地嘮著閑話。以前除了手卷煙,有的老人還抽老煙鍋,這些煙的安全質量純度等都沒有保證,只是單純地為了過癮。
后來我爸抽的煙就好些,不自己做了,從雜貨店買成包的煙,我爸說這才是正經煙,煙廠做的,上面還有商標呢,他抽紅金龍、白金龍。過去八九十年代的煙廠比較落后,生產調度憑借工人業務經驗和掌握的信息,通過測算編排出生產計劃任務單,用紙版傳遞后執行。煙葉制成煙絲,卷接機卷制好后,包裝也是工人一根一根數,一把數出20根再包成一包,每個步驟都需要大量的人工。
我哥結婚之后養家壓力大,近兩年也開始抽煙了,他抽的煙就更現代了。現在有細支、中支、短支、爆珠,品類繁多,跟我爸那會抽的很不一樣。作為媒體人,筆者曾經參觀過好幾家卷煙廠,現在的卷煙生產,煙葉從煙田收割烤制到達卷煙廠,再經過發酵,配方,卷制,包裝,物流運輸等都是現代科技,早已經完全智能化、數字化了。
在云南一家卷煙廠的生產車間,新的智能生產和調度系統,能根據生產目標設定進行自動排產。可以看到AGV小車、機械手臂等完全取代了人工作業。工人只需在控制室就可以實時監測每臺設備的運行情況,新型生產管理系統、監控系統、制絲數據服務系統等實現完全數據共享,整個車間都見不到工人。現在,“數據+智能”的智能卷煙工廠加速落地,實現了上下貫通、左右連通、內外融通的煙草數字產業鏈搭建。
在現代科技的加持下,以往勞動強度大且人工上極易出錯的煙絲卸車、搬運、堆垛、進柜等工序,都在數據指令下達后變得無比順暢,入庫、盤點、喂料、送絲、區域清掃……每個環節都有專屬的“電子眼”“機械手”,省時省力,高效快捷。這些現代感、科技感十足的場景,無一不彰顯著卷煙企業在促進現代科學技術與傳統卷煙制造技術的深度融合。
不只是生產環節,香煙生產之后的物流運輸環節也早已擺脫人工的依賴,比如安徽一家卷煙廠的“黑燈倉庫”,夜晚,“黑燈倉庫”就通過管控系統,超前響應訂單,縮短取貨路徑,提升出庫效率。自動完成卷煙分揀、碼段信息采集,向機器人調度系統發出作業指令,依據“指令”完成出入庫作業。現代物流系統利用信息化科技,使得物流倉儲這個曾經很多人眼里“只需要好體力就能完成”的“信息荒島”,儼然已經成為卷煙廠的“科技高地”。
從傳統手工,到機械化工廠但依然需要依賴大量人工,到現代的智能化、數字化的工廠。我的家族三代人的抽煙史,也映照著一部中國香煙科技進化史啊!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