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陜北,就能感受到文化底蘊的深厚,觸摸到悠久民俗風尚的根脈,那些言簡意賅又豐富有趣的民間諺語,獨具特色并廣為流傳。
三邊有四寶,食鹽、皮毛、煙鍋、甜甘草。三邊地方很苦焦,物產卻很豐富。三邊有四寶,食鹽、皮毛、煙鍋、甜甘草。這其中的每一樣物品,都是本地產的好貨好品。對于吸煙的人來說,有煙吸、裝煙鍋袋子,這就比什么都要好。
天下黃河一壺收,好漢有煙一根行。壺口瀑布地處黃河陜西和山西交界處,正可謂天下黃河一壺收,美景盡收眼底。對于吸煙的人來說,好漢有煙一根就行。這根煙就是生活的完美再現,也是生活的滋潤和豐富程度,有煙吸了,這生活就比什么都要好。
棗園的棗兒延長的梨,洛川的煙草香死個人。陜北地貧,物產卻不少。比較著名的,就是棗園的棗和延長的梨,還有洛川的煙草。比起紅格嚶嚶的山丹丹開花紅艷艷,這樣的物品讓人眼饞嘴饞心意也饞。尤其是延安洛川一地的煙草,那可是響當當的有名氣了。
驢閑了啃堿,人閑了抽煙。我們看到的是,小毛驢沒事了就會去有鹽堿的地方啃啃,其實,這就是補充能量的一種方式。而吸煙的人,有事沒事了、有空沒空了,就會去找根煙吸吸,這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各取所需,方謂之生活。
吃了人家的飯嘴饞,喝了人家的酒口干,吸了人家的煙心軟。我們經常會碰見陜北人說,吃了人家的飯嘴饞,喝了人家的酒口干,對于煙民來說,不管是吸了人家的旱煙還是紙煙,都會被感染和傳遞一種理念,人家不會無緣無故這么接近我。為何?看來,抽自己的煙最好了,在生活中不會受什么指派和驅使。
娃娃勤愛死人,愛吸煙愁死人。老一輩人常說,這娃娃可親了,娃娃勤快愛死個人了。而接下來的這半句就是,愛吸煙愁死人。你的收入和你的支出明顯不成正比,你還愛吃好煙,你這錢從哪里來呢?這不是愁死人的節奏嗎。好娃娃哩,還是先攢好錢,再去干一些譬如吸煙的事情吧。
眼大眉稀,一個人一個脾氣。煙香不同,一個人一種口味。人群里,每個人都是和我們不同的人。正所謂的,眼大眉稀,一個人一個脾氣。對于吸煙的人來說,煙香不同,一個人一種口味。我們是認可這樣的現實,還是相信這樣的道理,那就看我們自身在這個世界上的選擇了。
饑不反食,窮不擇妻,沒煙吸了沒脾氣。對于在生活中掙扎的人們來說,現實比我們想象中的要復雜很多。饑不反食,窮不擇妻,就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現實因素。你能想象煙民沒煙了會如何?原來,已經有人給我們總結了這樣一個道理,這就是沒煙吸了沒脾氣。呵呵,看來確實如此。
好菜費飯,好煙費錢,好婆姨費漢。人常說的話,一般而言都是總結出來的現實道理。好菜費飯,好煙費錢,好婆姨費漢。你怎么認為呢?常理而言,這當然是正確的。尤其是對于吸煙費錢的說法,煙民自然是認可的。這就好比一個經過這樣事理的人一樣直白了。
金圪塔銀圪塔,頂不上我的土圪塔。金窩窩銀窩窩,不如咱這土窩窩。好煙煙爛煙煙,比不上個我喜歡。陜北人喜歡用圪塔指代一處家園,也喜歡用窩窩代替一個家庭,這種指代和形容,如果用吸煙來說明,無非就是一個我喜歡,我歡喜了。要不然,你就是再好的感情再好的緣分,對于我不喜歡不欣賞的人來說,都是白費蠟的。
甘草根連根,窮人心連心。有煙抽一根,將心比我心。人們常說,最苦的黃連。堪比黃連的,就是甘草了。不過,用比喻和形容的說法,就比香煙一根來的更實在了。甘草根連根,窮人心連心。有煙抽一根,將心比我心。這份心意和感情,就是煙民之間的真情實意了。將心比我心,就是一種切實的換位思考。
金盆打爛分量在,爛煙在手心不慌。愛什么,有什么,這人生就是最好的。金盆打爛分量在,爛煙在手心不慌。說的正是這樣的道理。總體上衡量、大肚量衡量,我們總能發現這樣的現實真理。有煙抽的煙民,一煙在手,心滿意足,還有什么比這更幸福的事情呢?
一個槽里拴不了兩個叫驢,一包煙里藏不下兩個味道。陜北的小毛驢,在過去交通不便的年代,那是當之無愧的交通工具。一個槽里拴不了兩個叫驢,說的就是這個犟驢的至理名言了。至于一包煙里藏不下兩個味道,無非就是一包煙一個味道,一包煙一種香型的集中概括了。
吸煙本無事,上頭心自擾。三個婆姨一面鑼,五個婆姨一臺戲。各說各的話,各唱各的調,生活中的人們,就是這樣的相安無事。三個婆姨一面鑼,五個婆姨一臺戲。就是集中的說法了。而對于吸煙這件事,煙吸的多了,自然是紛紛擾的現實煙霧了。想遮掩都難,已經浮于明面了。
一窩狐子不嫌騷,一幫煙民味難逃。一群人,大家都在吸煙,怪不得有人會總結出這樣的道理,那就是一窩狐子不嫌騷,一幫煙民味難逃。仔細想想,還真的是這樣。相互有愛好相同的人,大家尋覓其味,盡在一種味氣里生發,自然是特別的親切了。
精婆姨忙九月,憨婆姨忙臘月,好煙民忙正月。不同的人,忙生活的時間節點和時間段當然是不同的。精婆姨忙九月,九月還是豐收月份。而憨婆姨忙臘月,只顧忙了這頭,口袋里卻是空空如也。煙民忙什么活計呢?當然是忙正月了。掙扎了一個冬天,好不容易等來了這個年,那就好好和伙計們聚在一起吃喝玩樂吸根煙,豈不快樂。
出門小三輩,好煙敬官人。人在路上,好過歹過,都需要小心謹慎為上。出門小三輩,就是過去世人對于出門在外打拼人們的經驗總結。你出門辦事、你居家過日子,都需要和辦事人打交道,這時候好煙敬官人就是一種禮貌和禮儀。這還用多說什么呢?你直接照搬就是了。
千補萬補不如飯補,好煙爛煙不如有煙。居家過日子,照老人的說法就是,千補萬補不如飯補,好煙爛煙不如有煙。想想也是這樣的理兒。吃什么補藥,抽什么香煙,都不如此時此刻有飯吃、有煙抽,這就是最好的前提了。空口無憑,討論的再多,都是一場空空如也的迷霧。有了總比沒有好,有了再去說好的,那就更上一層樓了。
陜北流傳的民俗諺語,是民間勞動人民的集體創造和經驗總結。看了這么多,是不是無比的羨慕和欽佩?通過這些諺語,我們也更深入的了解了陜北的民俗風情,是不是更加向往、更想親歷這片神奇的土地了?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