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中秋國慶節,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對比與反差。
一邊是高速路上堵得懷疑人生,熱門景區到處人頭攢動;一邊是就在家門口附近轉轉悠悠,去的地方不多,跑的距離不遠。一邊是網紅酒店民宿一房難求,一邊是除了節前和節尾兩天少數熱門航線,大量航線余票多多,甚至折扣感人。一邊是買iPhone 15、Mate 60拍成了長隊,一邊是中秋月餅節禮市場不溫不火,非買不可、非送不可變成意思意思就得了。
與其說出乎意料,不如講生動還原了市場消費的冷熱不均、總體低迷。
需求消費仍然不夠活躍是事實。整個中秋國慶節,整體上還是延續了消費復蘇不如預期、消費分化超出預期的態勢。相比于去年疫情期間非必要不出門,今年中秋國慶兩節當然要熱鬧得多,同比增長看起來相當喜人,但數據光鮮難掩恢復性增長的本來面目,總體上和五一小長假相比有一定好轉,但回暖有限分化加劇,熱鬧有余成色不足,能不花就不花,能少花就少花。
超大市場韌性強、后勁足也是事實。后疫情時代,消費K型分化在今年中秋國慶節展現得淋漓盡致,一些新的需求變化、消費趨勢正在深刻地影響商業行為和生活方式。雖然復蘇不及預期,但消費分化也帶來了新的市場機會,頭部品牌抓住品牌加速分化的機會將高凈值客戶牢牢抓住,安心走量、量大管飽的品牌大體能夠兜住基本面,一些新品類、新形態也借著節日氛圍收獲了非常不錯的增長。整體而言,凡是能夠跟著需求變化及時調整有效應對的,情況相對就要相對好很多。
回到卷煙消費上來,有總體平穩的一面,也有壓力不小的一面。
在外部的復雜性、不穩定性中,能夠保持并做到銷量有所增長、結構穩步提升、狀態總體不錯,特別是抓住節日銷售時機拉升結構,已經是最好的結果。這樣的平穩有序,來之不易又需要倍加珍惜,進一步鞏固了前8個月已經實現的目標實現、進度基礎,為全年確保完成目標任務又向前邁出了至關重要的一步,也為四季度爭取到了更多主動、騰挪空間。
這當然得益于積極有效的運行調控,從去年年末的跨周期調節到今年元春旺季的全力以赴,再到抓住窗口期的狀態修復,以及中秋國慶銷售時機的緊緊把握。但更離不開近年來圍繞建設現代化煙草經濟體系推進高質量發展,尤其堅持保持良好狀態、保持經濟平穩運行所打下的堅實基礎,才能夠頂住外部變化、發展壓力,依靠行業自身來消化、克服需求不足、信心轉弱的困難。
不過,需求缺乏彈性、消費缺乏活力的問題和壓力還是不同程度存在,市場狀態、品牌表現還只能說適當好轉,遠遠談不上多么理想。接下來,保持結構提升的壓力還不小,同時還疊加上保持銷量增長的困難。這不僅表現為結構增長的速度放緩、活力不足,更體現在零售客戶的盈利水平不及以往,發展預期、經營信心還不夠樂觀、較為低迷,尤其高端產品、大宗產品還需要更進一步的提振狀態、塑強信心。
所以,激發節禮消費、穩定日常剛需構成了穩需求、穩增長的重中之重。
前者拉高上限。在有效維護好高凈值群體常態消費的基礎之上,國內市場的文化傳統和消費習慣決定了,節禮消費——不局限于節日期間——既是保證價值感的重要途徑,在重要的節禮場合不能缺位,更是激發消費的重要載體,節禮消費既重里子更重面子。在節禮消費確立合理性、必要性,于品類是事關長遠可持續的戰略性、決定性,于品牌則是市場地位、品牌價值的確認與彰顯。所以,保持節禮消費的活躍度,不僅對結構提升有現實的直接的貢獻,也塑造了消費升級的方向和活力。
后者兜住下限。能下飯的菜就是好菜,愿意頓頓吃的飯才是好飯。日常剛需——口糧消費——是市場需求最寶貴、最扎實的板塊兒,滿足好、服務好這部分消費群體,就能保證必要的基本面,基本上都不需要什么刻意的動作,不想當然,不亂折騰,只要做到適銷對路就好。但他們同時又是最脆弱、最缺乏彈性的那部分,如果長時間沒有得到有效滿足,就大概率會流失掉,而且是不可逆的流失,這顯然是無法承受之失。
也正因為此,節禮消費急不得,日常剛需拖不得。
這個「不急」,顯然不是對市場銷量、狀態表現的變化波動不重視,不及時采取有效措施,而是不能因為一時的困難、壓力就亂了陣腳、慌了心態,就急于求成追求立竿見影的效果。以眼下的趨勢走勢,銷量可以少一點,速度可以慢一點,但不能丟了價格,失了口碑,保證主力產品的價格底線是一個關鍵,留有后手——未來能夠接上手的產品和增長點——則是另外一個關鍵,不能失去價值感、話題性、活躍度。
而「拖不得」的關鍵,在于對待中低端產品的投放,要有從長計議的整體性、系統性,不能等到銷量有缺口、考核有差距的時候,才擠牙膏一樣擠一點算一點、擠多少算多少,統籌高中低價位產品供應、合理滿足市場需求、保持高水平供需動態平衡首先體現的正是系統觀念,而不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臨到頭了才補一點調一點。
一方面,要看到形勢的復雜嚴峻,做打持久戰的準備與應對,短時間沒有好轉怎么辦,轉好不及預期怎么辦,長時間不溫不火怎么辦,要有提前量的考慮和布局。另一方面,要有慢調細養的概念與意識,耐心把市場基礎、消費口碑、品牌狀態維護好,活下去比火起來更至關重要,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最近看到關于植物策略的觀點,所謂「植物策略」——不與別物攀比,自顧自生長,兀自成長,心性壯大——這是一種內生策略,通過自我的成長獲得一個生態位。放在當下的語境中,植物策略非常適合,也極具現實意義。
我把它理解為——向陽而生,向下扎根——哪怕凌冽寒冬也要最大限度吸取陽光,只有扎下更穩固的根系才能支撐生長。
把根基扎牢,把狀態調好,是最積極,也是最解決問題的策略與應對。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