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個朋友問我,“不會抽煙真的在社會上混不開嗎?”
這也讓我想到我家的一個故事。
“連煙都不會抽,你以后怎么在社會上混?”
這句話仿佛是我家的傳家名言,從我爺爺傳到我爸再傳到我。
小的時候,老師就跟我們說吸煙有害健康,每次看到我爺爺抽煙,我就跟他說老師說抽煙對身體不好,你不能再抽了,爺爺總是笑笑,然后用它煙斗敲敲我的頭說,“臭小子,男人不會抽煙,你以后咋在社會上混,出事了都沒人幫忙”。
我爺爺真是一語成讖。
在我10歲的時候,我家里出了點事,那時候家里給人打電話不是推脫就是秒掛,后來,還是我爸的車友們幫忙一起解決的。
我爸爸是個長途貨車司機,全國各地拉貨,而我爸也很會處事,逢人就遞煙,看到有人聚在一起抽煙,我爸就點根煙湊過去,用現在的話說,我爸就是妥妥的e人。這一來二去,他在全國各地都認識了不起的人,聽說我家出了事,他這群煙友就到處聯系人、籌款幫忙。現在我爸不開車了,他和他這群朋友就每天在群里商量去哪里玩,他的老年生活,我是一點也不擔心。他的原話,我不在家,他過得還自由一些。
再說回自己,在爺爺和爸爸的熏陶下,我自然也是抽煙的,進入社會后,我發現會抽煙還真有點用。只要是應酬,老板一定會帶上我,老板談事,我就見縫插針遞煙、點煙。煙霧繚繞,這單子就簽了下來,逢年過節,老板也會讓我買幾條好煙給客戶送去,增加一個好印象,爭取長期合作。
但你要說這一切都是因為那一口口煙?肯定不是,只能說是我遇到了目標客戶。我的朋友煙酒不沾,畢業兩年后,也在他們公司混的風生水起,我也遇到過談事專門約在咖啡廳或者明確禁煙的地方的客戶,這時候遞煙那套肯定行不通,只能靠自身的實力。
因此,我漸漸意識到,爺爺和爸爸的那句話或許有些偏頗,他們的故事來自一定的時代背景和閱歷,并不完全準確。抽煙或許可以幫助你積累人脈,不過只是錦上添花,但更關鍵的是提升自身實力,做好本職工作。實力有,一個不抽煙的人也可以在社會上立足,反之,光會抽煙應酬而無真才實學,也難以在社會上取得成就。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