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網上出現的幾則關于煙民在這些地方吸煙被處罰的消息,引起了廣泛關注。盡管有前車之鑒,但仍有很多煙民重蹈覆轍,這一切的罪魁禍首究竟是消息閉塞還是僥幸心理?作為煙民,你清楚哪些地方不能吸煙嗎?你有因為抽煙被罰款的經歷嗎?
先說說高鐵上的事情吧!第一位男子在廁所吸煙,結果觸發了煙霧報警器,導致高鐵降速,最終被處以5日的拘留;而另外兩位因為則是在車廂內吸煙,幸運的是被工作人員及時發現,沒有觸發報警器,也沒有導致列車降速,但他們的行為同樣構成了危害高速鐵路安全的行為,因此,兩位男子均被罰款500元。再來看看飛機上那位女士,她因為旅途較長心情煩躁,不自覺地就走到了洗手間,鬼使神差地拿出口袋里的電子煙吸了起來,沒曾想飄散的煙霧觸發了煙霧報警器,最終被刑拘7日。由此可見,無論是高鐵還是飛機,都容不得半點“煙火氣”。高鐵和飛機上之所以不能吸煙,是因為它們都是密閉空間,人員密集,一旦發生火災,后果不堪設想。而且,這些交通工具上的設備都非常精密,一個小小的煙頭就可能引發大的事故。所以,為了大家的安全,還是忍一忍吧。
那么,作為煙民,我們應該如何避免這種情況呢?要了解相關規定。根據《鐵路安全管理條例》和《民用航空法》,高鐵和飛機上都是禁止吸煙的。如果實在忍不住,可以提前準備好口香糖或者貼片等替代品,幫助自己度過難關。
或許,很多人覺得偶爾吸一次不會有事,但事實證明,這種心理往往會讓人付出更大的代價。就像前面提到的那位在高鐵廁所吸煙的男子,他可能以為自己只是偷偷抽一根,不會有什么大問題,但結果卻導致了高鐵降速,還被拘留了5天。這簡直就是賠了夫人又折兵。所以,千萬不要抱有僥幸心理,否則吃虧的還是自己。
隨著控煙政策地不斷完善,現在除了高鐵和飛機等公共場所,還有許公共場所都對吸煙進行了嚴格的限制。比如,很多城市已經實施了公共場所全面禁煙令,包括餐廳、商場、公交車等地方都不能吸煙。如果你在這些地方吸煙,不僅會面臨罰款,還會受到他人的白眼和指責。所以說,吸煙不僅要看場合,還要看時間、地點。
總而言之,當你在乘坐高鐵、飛機等交通工具時,無論是卷煙還是電子煙都不要讓他們有出來的機會。當你到達一個陌生的地方時,要先了解當地相關的公共場所吸煙管理條例,以免稀里糊涂地被處罰。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