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歲的老周是某企業營銷科科長,說話風趣幽默,待人熱情。老周雖是一個老煙民,不過他口袋里總是裝著兩種煙:一包軟中華,一包紅塔山。這個習慣已經保持了十幾年,成了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每天早上出門前,老周都會仔細檢查口袋里的兩包煙,生怕有所閃失。軟中華是給領導、客戶準備的,而普通紅塔山才是他自己抽的,據說這個習慣源于他剛參加工作時的經歷。他第一次參加飯局,看到領導掏出中華煙,自己卻只有一包紅塔山,尷尬得不知如何是好。從那以后,他就養成了隨身帶兩種煙的習慣。說實話,他之所以這么做既是虛榮心驅使,也是無奈之舉,有時候連自己都覺得難為情。在客人面前不擺闊綽,人家瞧不起;但如果自己也抽高檔煙,那么工資又不夠花。于是只得懷揣“兩包煙”矣,雖無奈卻現實。
在私下里,老周也習慣了抽紅塔山。有時下班后,他會在小區門口的便利店買一包紅塔山。老板跟他熟了,每次都會打趣說:"周科長,又來買您的'口糧'了?"老周總是笑笑,接過煙,拆開包裝,深深地嗅一下那股熟悉的煙草味,得意地點點頭。但是在單位就不一樣了,老周的辦公室里有個小柜子,里面常年備著幾包軟中華。每當有重要客戶來訪,他都會提前把煙準備好。記得有一次,公司來了個大客戶,老周陪著參觀了一整天。每到一處,他都會適時地遞上軟中華,偶爾也陪客戶“瀟灑”地抽一支。那天晚上,客戶喝得高興,當場就簽下了合同。事后領導特意表揚了老周,說他"會來事,能干事"。其實,這么“秘密”操作,個中滋味也只有老周心里知道。
在單位里,老周是出了名的"會辦事"。每次開會,他都會提前準備好軟中華,給領導點上。同事們都說他"懂得看人下菜碟",但老周心里明白,這不過是職場生存的基本功。他見過太多不會"來事"的同事,最后都混得不太好。但老周也有自己的底線。有一次,一個新來的領導暗示他送禮,他婉言拒絕了。那天晚上,他一個人抽了半包紅塔山,心里很不是滋味。第二天,他照常帶著兩種煙上班,但對待那位領導的態度明顯冷淡了許多。
老周的朋友圈子里,知道他這個習慣的人不是很多。畢竟這事關面子,怎么好意思大張旗鼓宣揚呢?老周為了維護自己的顏面,一直都是小心翼翼,以防被他人識破而遭笑話。每次與熟人聚會,老周也是笑呵呵掏出軟中招待熟人,而自己則伺機抽紅塔山。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周開始思考這個習慣的意義。他發現自己越來越依賴這兩包煙,就像依賴著生活中的某種平衡。軟中華代表著他在社會中的位置,紅塔山則是他內心的一片凈土。有時候,他會想,如果沒有這個習慣,自己會不會早就迷失在職場中了?即使現在老周的工資收入增長不少,但是他對自己依然吝嗇,舍不得大手大腳花錢,尤其在煙方面更是謹慎而為。
去年,老周生了一場病,醫生讓他戒煙。他猶豫了很久,最后還是把煙戒了。但奇怪的是,他仍然保持著帶兩種煙的習慣。每天出門前,他都會下意識地摸摸口袋,確認兩包煙都在。妻子問他為什么還要帶著,他笑著說:"習慣了,帶著安心。"其實,他心里想的是如果遇老熟人要陪著吸煙,自己就拿出紅塔山陪著玩玩。
現在,老周的口袋里依然裝著兩包煙,只是不再抽了。有時候,他會把煙拿出來聞一聞,回憶一下過去的日子。軟中華的味道讓他想起職場的點點滴滴,紅塔山的氣味則讓他想起年輕時的夢想。這兩包煙,就像是他人生的兩面鏡子,照出了他這些年的經歷和選擇。
老周的故事,是很多中年人的真實寫照。在社會的大染缸里,我們需要學會戴著面具生活,不得不做“兩面人”。但內心深處,總有一些東西是不愿改變的。就像老周的兩包煙,一包用來應付世事,一包用來守住本心。這看似簡單的習慣,其實藏著一個人對生活的理解和堅持。在老周看來,自己的收入水平無法滿足“軟中華”消費需求,因而自己抽軟中華就是一種浪費,完全沒有必要。以此安慰自己,內心倒安寧了許多。當然,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居民經濟收入逐步增長,在年青的卷煙消費者中基本上沒有懷揣兩中煙的人了。他們認為人生在世時光短暫,吃吃喝喝,該消費就消費,還有啥值得遮遮掩掩的呢?卷煙消費以舒適、爽心、美味為主,其它的都不管了!
在這個復雜的社會里,我們每個人都在尋找一種平衡。既要適應社會的規則,又要守住內心的底線。老周用兩包煙找到了這種平衡,盡管背負虛榮和無奈,自己卻樂此不疲。而我們,或許也在用某種方式,維持著內心的那份堅持。這大概就是生活的智慧:在妥協中堅持,在適應中保留。
朋友,你身邊有這樣的人嗎?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