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我們常常會遇到別人遞煙的情景,有的是為了問路、有的是為了辦成某件事,而有的則是心懷不軌,意圖趁機(jī)傷害你的身體。正所謂“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面對陌生人遞來的煙,我們究竟該抽還是不抽呢?
在父親的影響下,我從小就知道出門要帶煙,問路、求人辦事要發(fā)煙,這仿佛是煙民們的社交默契。在我們縣城,這種默契體現(xiàn)得尤為明顯。無論你給哪個叔叔伯伯發(fā)煙,他們都會毫不猶豫地接下,并迅速點燃。那些叔叔伯伯們對于陌生人毫無防備之心,或許是因為小縣城的人都比較單純,大家彼此熟悉,信任基礎(chǔ)深厚;又或許是好人多,一直以來都沒出過什么問題,所以便習(xí)慣了這種毫無防備的交往方式。
前段時間,杭州就有一男子,因為吸了陌生人遞過來的煙,最終被送往急救室。小張是一位理發(fā)師,那天小張像往常一樣上班,一位顧客前來理發(fā),并遞給小張一支“加料”煙,小張抽了沒一會兒便感到頭暈?zāi)垦?#xff0c;四肢癱軟無力,隨后,小張在“顧客”的引導(dǎo)之下,差點將銀行卡的密碼等告知那位“顧客”,還好他女朋友及時趕到。
當(dāng)然不僅僅是陌生人的煙不能亂抽,有些“熟人”的也不能亂抽。還記得上高中那會兒,同寢室的室友和我們聊天時說起他表哥的故事。他表哥家境比較富裕,常常與朋友們流連于各種娛樂場所。在那樣的社交圈子里,面對朋友遞過來的煙,他從未有過懷疑。他一直覺得,朋友之間遞煙是一種再平常不過的社交行為,不會有任何不妥。
然而,平靜的生活在某一天被打破了。一位新朋友的加入,如同一顆石子投入了原本平靜的湖面,激起了層層漣漪。那位新朋友是好兄弟的朋友,大家熟悉一段時間后,朋友表哥對那位朋友放下了防備之心。那天晚上,他們像往常一樣前往娛樂場所游玩。大家都沉浸在歡樂的氛圍中,那位新朋友給他們每人都發(fā)了一支煙,表哥喝多了,想去衛(wèi)生間,便將煙別在耳后。誰料剛走進(jìn)衛(wèi)生間,表哥被人撞了一下,煙就掉在了地上。就在這時,令人震驚的一幕發(fā)生了——煙的周圍散落了一地的白色粉末。表哥瞬間就被嚇清醒了,他意識到情況不妙,這可能是……表哥強(qiáng)忍著內(nèi)心的恐懼,迅速將這件事告訴了其他幾位朋友。大家得知后,沒有絲毫猶豫,立即合力舉報。最終,在警方的介入下,那位新朋友被抓了。
朋友表哥的事兒,給了我十分深刻的印象,也讓我有了一顆防備心。從那以后,面對陌生人給的東西,無論是煙、飲料還是零食,我都統(tǒng)統(tǒng)拒絕。我開始意識到,在這個看似美好的世界背后,隱藏著許多我們意想不到的危險。那些看似普通的物品,可能成為他人傷害我們的工具。
我們不能因為一時的心軟或者不好意思拒絕,而讓自己陷入可能的危險之中。就像那支看似普通的煙,誰能想到它竟然暗藏玄機(jī)呢?生活中,我們要時刻保持警惕,學(xué)會保護(hù)自己。對于那些不明來源的東西,不要輕易接受;對于那些過于熱情的陌生人,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篤行致遠(yuǎn) 2024中國煙草行業(yè)發(fā)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