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線停機,掛好安全警示牌,我們等會兒給設備做個‘spa’。”班前會上,制絲生產一班的工友們戴上手套、拿好工具,即將化身“美容師”,跟設備來一次“親密接觸”。近日,湖南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制絲車間完成產品生產計劃,開始對設備進行深度保養。
在切絲機旁的操作平臺上,鏟刀、扳手、毛刷、抹布、噴壺等工具正迎著一個人的目光,安靜整齊地“站”一起,它們做好了上陣前的準備。“大家注意,切絲機刀子‘利’,防割手套一定要戴好!”扎根切絲工序22年,操作工徐洪輝非常了解這位老朋友的“壞脾氣”,每次保養前,都會習慣性地幫同事們敲敲邊鼓,防止意外發生。
制絲車間操作工陳詩昊正在保養皮帶輸送機。
隨后,現場漸漸響起了吹掃空氣劃過金屬的呲呲聲,躲藏在切絲機里的煙灰因受不了這撲面而來的“熱情”紛紛落跑。一旁佇立鏟似乎聽見了指令,迅速“跳”到徐洪輝的手里,并跟隨著手中動作在刀輥導絲槽內上下飛舞,一套削、切、刮、挑的流程之后,再用抹布一帶,刀輥上的刀片頓時閃閃發亮。“徐師傅,您的動作真麻利,清潔一個刀輥只需要15分鐘。如果換我來,最起碼要半小時。”備用工小唐對徐洪輝豎起大拇指。
聽著小唐的贊美和羨慕,繼續檢查刀輥的徐洪輝并未轉頭,他慢慢地說:“切絲機長期運轉,來料中的煙焦油會逐漸黏附在切刀上形成積垢,進而影響切絲效果,甚至產生質量隱患。保養時,不能放過任何縫隙,這個‘找茬’的過程,除了手‘快’更要心‘細’!”
制絲車間操作工楊云奇正在保養喂料機貯倉。
相較于具備空曠場地的切絲保養區域而言,最讓大家頭疼的當屬另一種“服務項目”——保養喂料機貯倉。“作為儲料緩存設備,這個‘膠囊旅館’空間十分狹小,一般只能容納一人作業。而且設備部件之間積灰點多、能見度低,我們常常是‘爬著進、蹲著做、跪著出’。”操作工楊云奇捶了捶腰,笑著說:“這樣的‘小旅館’,生產線上一共有7個,保養一個最起碼要45分鐘,這對腰椎間盤是一場嚴峻的‘考驗’。”
拆擋板、抬罩架、拖皮帶……職工們跟設備“臉貼臉、肚貼肚”,時而站起、時而蹲下,仔細清理著每一寸設備,有時一個姿勢能定格十幾分鐘。一眼望去,大家比劃著“側臥式”“斜立式”“前傾式”等動作,仿佛定身的十八羅漢。
“設備無灰塵、積垢,工具歸置有序,外觀滿足6S標準……”下午4時,班長何宇霆對照保養項目清單進行衛生檢查,頭頂的燈光如瀑布似的灑向地面,照得設備更“靚”了。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