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廣西崇左市天等縣煙草專賣局(以下簡稱“天等縣局”)積極開展“法潤鄉村”普法專項行動,深入龍茗、進結等3個鄉鎮,開展“靶向式”法治宣傳。通過零售戶培訓、集市互動兩大陣地,讓法治清風吹進田間地頭。
工作隊員為群眾發放并講解普法資料。黃柳民攝
靶向普法,從“小店堂”到“大陣地”
“三步識別法”破解假煙困局成為普法焦點。天等縣局普法隊員現場演示“摸包裝凹凸感、看印刷清晰度、掃二維碼驗真偽”技巧。進結鎮超市農老板現學現用,當場從樣品中挑出假煙,贏得了陣陣掌聲。
“以前只知道向學生賣煙是犯法的,今天才知道還會受到那么嚴厲的處罰!”在龍茗鎮零售戶培訓會上,趙老板手持剛簽字的《守法經營承諾書》感慨道。普法隊員用查處的真實案例警示商家:向未成年人售煙最高可面臨50萬元罰款并吊銷許可證。
多方聯動,構建“護苗聯盟”長效機制
在天等縣把荷中學門口,由煙草、市監、公安組成的聯合檢查組對周邊商鋪突擊檢查。“單靠罰款不夠,必須建立長效監督機制。”天等縣局副局長陳小蓉介紹。該局通過推動建立“家、校、店”三方監督網,聘請誠信互助小組成員擔任義務監督員。小組成員黃老板每周巡查周邊商鋪:“現在店主們主動拒絕學生代買要求,連家長讓孩子買煙都會被勸阻!”為鞏固成果,天等縣局創新打造“云端普法站”,推送自制普法短,實現法治宣傳“零距離”。
“禁止向未成年人售煙”標識全覆蓋,成為此次行動的重點目標。普法隊員逐戶檢查商鋪標識張貼情況,為34家店鋪更換破損標語,新增警示貼100余張。“現在進店第一眼就看到警示牌,提醒我們守住底線。”進結鎮便利店店主黃老板指著收銀臺旁的醒目標識說。
“賣煙給學生,要挨罰錢又挨收證咯!”普法隊員用方言演繹普法宣傳。針對少數民族聚居區,普法隊員運用“壯漢雙語普法”“土話雙語普法”模式,使普法宣傳更為生動,讓群眾更易理解法律法規。
深耕鄉村,法治種子扎根鄉土
“許可證懸掛位置不規范屬于風險!”在進結鎮便民商店,普法隊員正對照《零售經營法律風險清單》逐項排查,從許可證使用到真偽鑒別全覆蓋。“法律不是捆手腳的繩,而是護身的甲!”剛完成“體檢”的店主黃老板立即調整許可證:“清單像體檢報告,問題一目了然。”
針對電子煙銷售亂象,隊員展示查獲的“奶茶杯”“可樂罐”等偽裝電子煙說:“這些產品添加過量尼古丁和違禁物質,吸食三周即可成癮。”通過解剖演示,揭露了電子煙甜美外表下的健康陷阱,讓零售戶們深受震動。
“普法不是一陣風,要讓法治思維在鄉村扎根。”天等縣局主要負責人表示,該局將鄉鎮普法納入年度重點任務,建立“三定三包”責任制:定人員、定片區、定職責,包宣傳、包監督、包整改。該局計劃年內在全縣鄉鎮建立法治聯絡站,把“法潤鄉土”打造成常態化品牌。
法治建設如春耕播種,貴在綿綿用力。下一步,天等縣局將著力拓寬普法渠道,借助鄉村宣傳欄、企業微信推送、微信小組群等多種媒介,將法律知識精準送達群眾“家門口”,并深化與鄉村學校的合作,定期舉辦“法治進校園”活動,通過專題講座、互動問答等多種形式,有效提升學生們的法治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讓法治之光普照鄉村的每一個角落,讓法治的種子在鄉土中扎根發芽,茁壯成長。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