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福建省福州市閩侯縣煙草專賣局開展上半年群眾訴求“回頭看”行動,運用“楓橋經(jīng)驗”,更好推進辦實事項目。
問需于民:服務觸角從“有限覆蓋”到“末梢直達”
日前,福州市閩侯縣中院村視障人士林曉丹焦慮地說道:“我眼睛不好,出門不方便。能申請上門辦證嗎?” 證件辦理人員小陳回應:“阿姨,您把材料準備好,明天我們?nèi)チ私庀虑闆r?!?/p>
第二天,證件辦理小組前往實地勘察,隨后送證上門。這不是個例,面對偏遠山區(qū)群眾“跑路折騰”、特殊群體“出門犯難”的共性訴求,閩侯縣局推出“上門辦證”服務,將政策的暖意送到群眾心坎上。
圖為工作人員前往中院村上門辦證。邱福田供圖
問策于民:訴求辦理從“被動跟進”到“主動關懷”
“本以為投訴完就沒下文了,沒想到你們解決了問題,還來聽我‘挑刺’!”電話里閩侯縣甘蔗街道零售戶陳女士對回訪工作這樣評價。
陳女士曾通過熱線反映有店鋪存在違規(guī)經(jīng)營現(xiàn)象。接到信息后,執(zhí)法人員趕赴現(xiàn)場,勸導店主合法經(jīng)營,并宣傳了相關法律法規(guī)。幾日后,“回訪小組”成員來到現(xiàn)場查看,回訪聯(lián)系陳女士,說明處理過程,記錄她對服務流程的改進建議。
從“問題解決”到“群眾滿意”,閩侯縣局的“小組回訪”機制把訴求清單上的“紅叉”,漸漸變成了群眾心里的“綠燈”。
問效于民:數(shù)字賦能從“線下主導”到“雙線融合”
青口鎮(zhèn)林老板對閩侯縣局工作人員幫助其學會了“線上辦”給出了肯定:“以前辦個變更手續(xù),要跑好幾次,現(xiàn)在手機點一點就搞定!”百姓訴求助技術改進,背后是貼近實際的智慧實踐。
為精準捕捉群眾需求,閩侯縣局開展“讓客戶更滿意,我們在行動”主題活動,拓寬訴求渠道,聘請民評代表來監(jiān)督,召開零售戶座談會聽建議,邀請縣效能辦同調(diào)研。面對“流程繁瑣”“耗時長”等意見,閩侯縣局成立數(shù)字化小組,運用低代碼、簡道云開發(fā)線上流程,實現(xiàn)群眾辦事“少跑腿”。
圖為閩侯縣局專賣局召開零售客戶座談會。黃欣供圖
堅持以“楓橋經(jīng)驗”為指引,閩侯縣局從“有訴必應”的及時響應,到“未訴先辦”的主動作為,不斷提升服務速度與辦事溫度,在新時代基層治理進程中,不斷書寫群眾滿意的民生答卷。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