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中國煙草》報道 在2019年全國煙草工作會議上,國家局張建民局長指出,煙草行業的高質量發展,就是在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指導下,以“創新動力強、全要素生產率高、環境成本低、綜合效益好”為基本特征的可持續發展。
高質量發展的煙葉生產,是行業踐行高質量發展階段的內在要求;煙葉生產的高質量發展,能有力支撐起煙草行業整體的高質量發展。兩者之間相輔相成,有著千絲萬縷的必然聯系。
在我國第二大煙葉產區貴州省,貴州省局(公司)認真貫徹落實全國煙草工作會議精神,系統謀劃煙葉生產高質量發展的內涵與要求,帶動了煙區農業產業化水平和整體科技水平的提高,一幅“煙葉強、煙區美、煙農富”的秀美新畫卷,正在貴州廣袤的煙區中徐徐染色鋪繪。
基礎高質量:用好“大政策” 發揮“小智慧”
基層聲音:播州區政府規劃發展30萬畝辣椒產業、60萬畝退耕還林,烤煙將在哪兒種、由誰來種?雖然播州區煙葉品質好,工業企業認可度高,2019年收購計劃同比增加2萬擔,但如果連計劃都落實不下去、任務都完成不了,又談何高質量發展?
——貴州省遵義市播州區局(分公司)副經理 蔣石香
播州區的困境,在貴州省內并非個例。
隨著地方政府對當地特色農業產業的大力扶持及眾多“菜縣菇鄉”的發展,煙葉生產“穩”的壓力越來越大。實際上,近年來貴州煙區始終面臨著煙葉生產面積縮減、其他經濟作物“爭人”“爭地”、土地產出率下降等現實困難。
表面看是煙草農業發展正面臨著資源環境約束趨緊、優質煙田流失,究其根源,在于煙葉生產發展方式相對粗放、作業效率偏低、生產成本偏高,產業發展大而不強。
為有效解決“穩”的問題,夯實煙葉生產高質量發展根基,在貴州省局(公司)的不懈努力、爭取下,2018年貴州省政府出臺了《關于推動全省烤煙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規劃建設高標準基本煙田,推動煙葉生產基礎設施管護和基本煙田保護納入省政府規章立法范疇,并明確縣財政統籌50%以上的煙葉稅,專項用于支持烤煙產業發展。今年以來,貴州省各市州政府也相繼出臺了《實施意見》,落實高質量發展政策措施。
“到2020年,我們將根據生態優勢和市場需求,在全省建成生態適宜、設施配套、適宜機耕、產出高效的400萬畝基本煙田,并制定有效政策加以保護,實現煙區優化、煙地穩定。”貴州省局(公司)煙葉處處長陳風雷對記者介紹道。
“穩”,不但要有“大政策”支撐,更需“小智慧”破冰。結合高質量發展要求,2019年,貴州省局(公司)堅持用“好田好土”來種煙,努力優化煙葉生產布局。由于人多地少的實際情況和逐年提高的戶均種植規模,土地流轉已成為當前煙葉生產中繞不開的“環節”。
可在貴州地區常見的“民間一年期”的土地流轉中,隨意“漲價”的情況屢見不鮮,煙農為了維持種煙成本,不得不向更偏遠的地區轉移;不少煙農受困于高昂的流轉費用,只求一季產出最大效益而不愿按照要求進行輪作,導致部分煙地病害嚴重。“這顯然與我們在‘好田好土’上種煙的預期目標背道而馳。”湄潭縣局(分公司)副經理陳飛飛對記者介紹說。
改革是由問題倒逼而產生,又在不斷解決問題中得以深化。為解決這樣的問題,湄潭縣局(分公司)積極與各煙葉產區鄉鎮政府協調,由村委會出面統籌進行土流轉工作:凡是在前些年經過煙草公司組織土地整治的田地,農戶可以以550元/畝的價格,將土地流轉給村委會,村委會再將這些土地平價流轉給煙農,剩余的土地則由村合作社“兜底”開展生產。
“這種統一組織的規范化流轉方式,使想種煙的農戶得到了‘好田好土’,穩定了土地流轉價格,也利于煙農按我們的指導進行輪作;普通農戶有穩定的流轉土地收益,還能通過打工取得一定的報酬,同心共向發展,才能實現共贏。”陳飛飛補充道。
在遵義市局(公司)副經理葉江平看來,煙葉生產“穩”的壓力,不僅在于土地,更在于人:“截至2018年,遵義地區已連續4年出現煙農流失的情況,2018年流失比例高達28%,在這其中既有種煙主體老齡化減退的自然原因,也有種煙比較效益不高的實際情況。”
為有效解決好“人”的問題,2019年正月初七,農歷新年后上班第一天,遵義市公司及各產區公司的工作人員并未到單位開“收心會”,而是有序地開展檢查、走訪。“既檢查育苗、備耕工作落實情況,更是借春節外出務工人員返鄉高峰期,去了解煙農繼續種煙意愿、打算,并努力發展年輕化新煙農。”葉江平對記者介紹說。
實際上早在2018年煙葉收購結束后,貴州煙區已經進行了煙農種煙意愿的摸底調研。同時為緩解逐年上升的成本壓力,貴州省局(公司)從金融信貸、提高保險賠付額、落實合作社稅收優惠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努力解決煙農資金難的問題。
“2019年,每畝保險賠付額從之前的1000元提升到1500元,煙農貸款也更為便捷、優惠,我們將這些政策信息明確告知‘搖擺不定’的煙農,用實實在在的利益爭取煙農的理解。而且我們的煙葉技術員還會挨家挨戶上門做工作,針對種煙家庭的實際情況,為其選定最佳的種植規模,以獲得最優的比較收益,以此來說服煙農,經過大家的不懈努力,目前來看今年遵義地區種煙農戶基本保持穩定。”葉江平如是表示。
技術高質量:滿足市場需求 釋放綠色紅利
市場反饋:2019年,貴州煙草商業主動對接“貴煙”品牌原料需求,我們工商雙方攜手對黔西南復烤線進行優化。通過基于品牌需求的軟硬件升級,我們實現了將卷煙制絲工藝前移的目標,復烤加工質量水平大幅提升,為“貴煙”品牌的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原料基礎。
——貴州中煙原料部部長 羅軍
生產的煙葉受工業企業歡迎、有市場,無疑是高質量發展的先決條件。
深翻炕冬、深溝高壟、井窖式移栽、降氮增鉀、水肥一體化、上6片充分成熟一次性采烤、山地生態煙葉烘烤工藝……2018年,對照卷煙工業企業的原料需求,貴州省局(公司)在全省煙區大力推廣各類先進適用生產技術,大幅提升了煙葉品質,全省煙葉收購均價達到26.8元/公斤,同比提高3.1元,全省種煙收入63.81億元,在有效滿足工業企業需求的基礎下,實現了煙農增收。
2019年,貴州省局(公司)制定下發了貴州山地生態煙葉生產技術體系,加大土壤保育、營養調控、綠色防控、清潔生產、成熟采烤等煙葉生產關鍵技術應用,將嚴抓生產節令,確保4月底基本栽完、9月上旬基本采完、10月上旬基本收完;另一方面將對照工業企業需求,加大結構調整力度,引導煙農自覺優化煙葉結構。“今年我們將聚焦煙葉優化結構工作,落實配套技術,保證煙葉生產的結構質量滿足需求,實現工商農的三方共贏,推動煙葉高質量發展。”陳風雷介紹道。
煙葉生產并不僅局限于田間,而是涉及生產、烘烤、收購、調撥等一系列環節,踐行高質量發展要求,轉變煙葉生產方式,也需從煙葉供應全流程出發,優化從煙葉生產到復烤加工利用的全過程煙葉流通要素。2019年,貴州省局(公司)加強技術創新力度,持續提高勞動生產率、土地產出率和資源利用率,實現內涵式增長,提升發展質量和效益。
煙葉生產的高質量發展,不但要努力對接市場、滿足需求,更要發揮出自身的優勢、特色。
“多彩貴州”,綠是底色,這話一點不假。生活在這綠水青山間,貴州人對于這片綠,格外珍惜。作為全國第二大煙區,用好綠色資源,釋放綠色紅利,讓煙葉生產走出一條綠色之路,一直是貴州煙草人努力的方向。
近些年來,貴州省局(公司)始終堅持以綠色發展理念為引領,以做穩做美優質煙區、做穩做優基本煙田、做穩做特優質煙葉、做穩做強現代煙農為著力點,突出抓好優化“一片地”、施好“一袋肥”、回收“一張膜”、放飛“一只蟲”、升級“一座房”的“五個一”工程,聚焦發力、深處著力,積極構建綠色生產體系,加快煙葉生產方式轉型升級,初步走出了一條煙葉增效、煙農增收、生態增值和設施升級的內涵式發展新路,讓片片煙田成為名副其實的“綠色煙海”。
管理高質量:提前著手謀劃 創新引領發展
基層印象:春種秋收,眼下正值煙葉春耕育苗的關鍵時節,但在湄潭煙葉產區,卻是另一番景象:煙田中,經過深翻炕冬的煙田中,綠肥漲勢正旺;專業的農機質保人員,對整齊排列的農機具進行仔細保養、更換起壟刀片;不遠處的機耕手們,正逐一按照待耕田塊、機耕時間分配任務……
對照4月底基本栽完的預期目標,2月中旬就開始保養農機設備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