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中國煙草資訊網報道
貴州煙葉生產技術人員到田間地頭指導生產 李光雷 攝
春耕、夏耘、秋獲、冬藏,不違農時,不負天澤,隨著2019年到來,勤勞質樸的煙農們,已開始了年復一年而又年年不同的勞作。
“煙葉是煙草行業的基礎,任何時候都不能有絲毫動搖”。2019年全國煙草工作會議結束之后,作為全國第二大優質煙葉產區,貴州省煙草專賣局(公司)迅速抓緊落實,深刻理解和把握推動高質量發展新階段目標任務,并著眼未來制訂具體措施,著力打牢煙葉生產基礎。
眼下,正值煙葉生產春耕育苗的關鍵時節,就請您隨我們一道,行走在黔貴大地,去看看今年貴州煙區有哪些新動向!
最美的“逆行”
正月初七,節后上班第一天。剛剛度過農歷新年假期的人們,大多還沉浸在輕松喜悅的氛圍之中,他們告別溫馨的家鄉,互道著新年好、談笑著走進辦公樓,準備開展新一年的工作。但在這一天,貴州省煙葉產區的辦公大樓卻都顯得有些“冷清”,員工們“成群結隊”來上班的場景并未出現,偶爾見到的一兩個員工,也大多行色匆匆。
與頗有些“落寞”的辦公大樓相比,廣袤煙區中、煙農家的田間地頭,卻熱鬧非凡。原來,在貴州省局(公司)的統一部署下,各產區公司早在新年假期前,就已經對落實煙地、煙農工作做好了統一安排。如遵義市煙草專賣局(公司)在假期前,將年末的“總結會”和年初的“收心會”一并召開,節后上班第一天,市局(公司)就派出三個調研組,對全市嚴控規模堅守紅線情況和育苗、煙地落實、煙農落實、有機肥堆制等備耕情況進行督導檢查。
“近些年來,受多重因素影響,煙葉生產‘穩’的壓力日益提升。春節人口回流量大,是我們必須抓住的關鍵時期,為此,我們提前布置工作。上班后,煙葉戰線的同志們都從‘自己的老家’奔向‘煙農的老家’,來了一場最美的‘逆行’。”遵義市公司副經理葉江平笑著介紹說。
實際上,早在2018年煙葉收購結束后,貴州煙區就已經進行了煙農種煙意愿摸底調研。同時為緩解逐年上升的種煙成本壓力,貴州省局(公司)協調有關部門從金融信貸、提升保險賠付比例、減免合作社稅收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極大提升了種煙比較效益。
而早在這場“逆行”之前,基層煙站的技術員們也早已走村入戶,挨家挨戶為煙農講解新一年的煙葉種植政策,結合各種煙家庭實際情況,為其算清經濟賬,贏得了眾多煙農的認可。
綠色的“育苗”
育苗,本是煙葉生產中一項常規的工作,但遵義市湄潭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副經理陳飛飛,卻似乎對今年的育苗工作格外上心,下鄉檢查必看育苗,大會小會必講育苗,已成為陳飛飛2019年開年之初的工作常態。
“育苗池水太多了,必須得放點水出來。”2月底的一天,在遵義市煙草公司湄鳳余科技園育苗大棚檢查育苗工作時,陳飛飛再次對育苗人員提出了要求。
作為貴州省、遵義市重要的煙葉產區,湄潭地區煙農、煙技員大多已有著豐富的育苗經驗,為何還要如此重視育苗工作呢?
其中的原因,在于育苗盤。最近幾年,貴州煙區認真貫徹落實綠色發展理念,積極實施地膜回收,并利用煙農合作社將回收的地膜造成塑料顆粒,然后將塑料顆粒加工成育苗盤。
相比過往的漂浮育苗盤,塑料育苗盤的育苗技術略有不同,價格還要比普通漂浮育苗盤高出不少。看似一項“得不償失”的工作,為何還要下大力氣推廣呢?
對此,陳飛飛解釋說:“普通的漂浮育苗盤只能使用3年左右,一旦破損就只能丟棄,是白色污染源。而塑料育苗盤的使用壽命是10年左右,期間出現破損還能‘回爐重造’,相當于一次投入、永久有效,絕不會再次產生污染。多彩貴州,綠是底色,煙葉生產綠色發展理念,是我們在實際工作中必須堅持的原則。現在雖然遇到一些問題,但那只是‘成長的煩惱’,一定會隨著我們不斷強化的技術標準、不斷強調的育苗要點而得以解決。”
人勤春來早,發展“黔”景好。我們有理由相信:堅持綠色發展理念、踏踏實實做好每一項工作的貴州煙草人,一定能努力開創煙葉生產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