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對煙葉產業來說,基層煙葉人員對行業發展能夠產生重要影響,在煙葉質量、安全性以及工業可用性方面,均能夠起到幾乎決定性作用。為提升基層煙葉從業人員專業素質,推進煙葉產業高質量發展,建立基層煙葉人員適用的管理評價體系意義重大。本文通過對基層技術人員及煙農的現狀調查,從隊伍管理入手,對煙農、煙葉技術人員分別進行分類,建立起切實可行的管理體系,促進煙葉從業隊伍的整體素質得到提升,進而使煙葉質量均衡性得到提升,最終實現煙葉產業的健康持續發展。
關鍵詞:基層煙葉從業人員;管理體系;評價體系
基層技術人員處于煙葉生產一線,在行業與煙農之間發揮重要溝通紐帶作用,推進政策宣傳和技術指導向基層延伸,以提升生產服務及管理工作質量。從實際情況看,煙葉技術人員專業知識與業務能力之間存在著嚴重不協調,工作方法改善未與時俱進,缺乏整體性系統性。因技術人員的流動性,導致其工作效率難以持續提升,嚴重影響隊伍整體水平,使煙葉原料“含金量”嚴重下降。
1.研究內容
1.1基本信息檔案
對基層煙葉從業人員的現狀進行調查,并分別建立起基層煙葉技術人員以及基本煙農的信息檔案。
1.2煙農管理體系
煙農管理體系主要包括合同管理、生產技術落實、煙葉等級合格率及純度判定,并根據以上各項指標的計分情況對基本煙農進行星級評定。
1.3煙葉技術員管理體系
主要包括煙農合同管理、煙農生產技術落實、判定煙農生產技術的提高程度、煙葉種植效益等,并根據以上各項指標的計分情況對煙葉技術員進行星級評定。
1.4煙葉從業人員合同管理體系
以合同履行情況為基礎構建合同管理體系。在與煙農簽訂合同過程中,煙葉技術員必須對煙農生產水平進行充分評估,避免出現煙葉交售量與合同約定相差較大的情況。
1.5煙葉從業人員技術管理體系
從煙農技術底細、生產技術應用情況、煙農生產水平提高情況等方面,建立技術管理體系。
1.6煙葉質量管理體系
在煙葉收購過程中,統計煙葉等級合格率、等級純度等多方面對煙葉的總體質量進行反映。
2.管理評價體系實施方案
2.1成立體系評定工作組
由具有豐富工作經驗及專業知識、專業技能的人員組成體系評定工作組,負責煙葉技術人員和煙農的星級評定管理工作,并做好相應的組織協調和實施工作。
2.2制定《煙農星級評定管理實施方案》
以多個指標為依據對煙農進行星級評定,主要包括煙葉種植合同簽訂量、煙葉種植合同完成情況、煙葉生產技術落實情況、煙用物資使用情況、誠信守法情況、煙葉生產環節失信情況、煙葉收購環節處罰情況。
2.3制定《煙葉技術人員評定管理實施方案》
從下列指標入手對煙葉技術人員進行星級評定,主要包括技術指導頻率、政策宣傳情況、技能培訓情況、服務態度、管轄區域煙農種植收益。
2.4形成管理規范
煙葉技術人員:將責任區分配、技能鑒定、培訓學習、專業化隊伍建設、獎懲機制等納入管理考核方案中,并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為期2年的效果跟蹤調查,以調查結果為依據進行相應改進,進一步完善管理規范。
基本煙農:將合同簽訂、補貼政策、技術落實、種植保險、誠信生產等多方面監管評價,作為形成管理考核方案的基礎,根據實際情況用2年時間進行效果跟蹤調查,不斷形成并完善管理規范。
3.從業人員隊伍的主要問題
基層煙葉從業人員。主要問題在于文化素質低、技術水平落后以及嚴重的老齡化。以我國某基層煙站為例,包括站長以及副站長在內,站內共有工作人員158人,其中小學學歷15人,初中學歷48人,高中學歷44人,大專及以上學歷51人,分別占比9.5%、30.38%、27.85%以及32.27%。在具有大專及以上學歷的51人中,除去領導層、行政人員以及即將退休的員工,于基層煙葉站內切實從事生產技術管理工作的人員僅為15人。年齡方面,30歲以下的人員為10人,30—39歲的人員為37人,40—49歲的人員為84人,50歲及以上的人員為27人,分別占比6.33%、23.42%、53.16%以及17.09%。但是,年齡為40—49歲的84人中,有40人的年齡在47歲以上。根據以上數據表明,基層煙葉從業人員后繼力量顯著薄弱,嚴重制約煙葉產業發展的穩定性。
基本煙農方面。煙農隊伍中青壯年勞動力嚴重不足,老齡化程度日漸顯著,文化水平相對較低,對新技術難以進行有效接收及應用。根據我煙區2014-2018年煙農調查,現階段從事煙葉種植勞作的群體主要為17歲以下的學生和55歲以上的中老年人,分別占比30%和42%。在全部煙農中50歲以上的煙農占比56%,45歲以下中青年煙農占比不斷下降,甚至60歲以上老人帶留守兒童種植煙葉的情況愈發普遍,煙農隊伍老齡化問題已日趨嚴重。當地18-50歲的青壯年勞動力中,2014年,初中及以上文化的煙農占比為23%,至2018年,占比僅為11%,且無大專及以上文化程度的煙農。
4.應對建議及對策
4.1健全煙農培訓機制
不斷對煙農輪訓機制進行完善,建立起定期培訓制度,并在實施過程中逐漸建立起長效的培訓機制,使培訓工作常態化系統化。根據當地交通情況以及勞動力資源情況,將地理位置占據優勢的鄉鎮作為中心,建立起煙農職業培訓學校,聘請專家進行培訓,采用“以點帶面”的形式,輻射覆蓋全部種煙鄉鎮。根據煙農群體特點進行針對性培訓,培訓內容主要包括煙葉種植、病蟲害防治以及煙葉烘烤等方面。對于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煙農待業子女,由相關部門組織對其進行煙葉生產、收購等環節的培訓,考核合格即可優先安排于季節性用工。
4.2積極培養職業煙農
煙農合作社將具有較強專業技能的煙農組織成專業化的技術團隊,進一步提高煙葉種植的積極性和穩定性;靈活合作社運作模式,制定煙農養老方案,每年篩選符合相應條件的煙農,由煙農以及地方政府聯合出資為其購買養老保險,增強煙農在合作社的獲得感和關聯性,強化煙農的職業性,產業持續發展才能得到有效保障。
4.3強化技術人才儲備
制訂產業發展規劃,按照技術人員年齡結構實際情況,定期引進一定數量的農學專業畢業生,充實于產業一線崗位中,使其能夠得到更加深入和全面的鍛煉、學習,并根據產業的實際發展情況安排其從事科研工作,促使其主觀能動性得到充分調動,使其能力得到充分發揮、價值得到充分體現。
4.4對崗位進行科學合理的設置
以現代煙葉產業的發展需求為重要基礎,結合“分類管理、科學設崗、明確職責”等基本原則,強化煙葉產業基層從業人員隊伍的建設,對崗位進行科學合理的設置,并對工作人員進行合理的配置,從生產、烘烤以及收購三個方面強化煙葉技術人員對于煙農的指導,促使煙葉業務水平切實得到提升。
4.5提升煙葉基層福利保障
對煙站工作環境進行改善,為基層從業人員配備電腦以及空調,并安裝適量娛樂設施,使基層從業人員的精神生活更加豐富;由于煙葉種植地區存在道路崎嶇以及煙農居住分散的情況,所以對于騎自行車、摩托以及開車的員工,應對其發放交通補貼,并實施帶薪休假的制度,提升福利保障和關愛。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