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煙傾心打造下,洛河走廊日益秀美。圖為塔二灣村一角。 國煙扶貧干部供圖
6月9日,在湖北省竹溪縣水坪鎮鴛鴦池水庫工程施工現場,30多位工人正在攔河壩壩底進行防滲處理作業;在大壩坡面上,20多位工人在進行平整作業,為澆筑混凝土面板準備著。
水源工程是煙葉等產業發展的基礎設施。國家煙草專賣局援助竹溪縣進行鴛鴦池水庫建設,按下洛河國煙扶貧綜合示范區建設“啟動鍵”,助推洛河片區農業發展走上“快車道”。
“我們3月20號進場復工,努力把之前受疫情影響落下的進度追趕回來。”現場施工負責人何翔說,“鴛鴦池水庫工程以灌溉、生活供水為主,建成后可解決城關鎮、水坪鎮45個村的生活用水以及水坪鎮部分地區的生活用水問題,改善灌溉農田1.68萬畝。”
洛河國煙扶貧綜合示范區覆蓋水坪鎮麻河塘、洛家河、塔二灣、鴛鴦池四個村4877人,其中貧困人口1961人。洛河片區地理上呈兩山夾一河之勢,四個村莊沿河分布,形成洛河走廊,片區自然環境優美,人文底蘊厚重。
“區域自然環境良好,貧困人口眾多,如何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效益成為我們思考的問題。”國煙扶貧干部、掛職竹溪縣副縣長軒松嶺說,“按照縣委縣政府‘打造產業最興旺、收入最穩固、環境最宜居、鄉風最文明、生活最幸福示范區’目標,我們推動洛河國煙扶貧綜合示范區形成一條集特色有機農業、扶貧農產品深加工產業園、美麗鄉村和田園社區為一體的城郊溝域經濟帶,為助力全縣脫貧攻堅、鄉村振興起到先行先試的示范作用。”
產業發展,煙葉產業是重要方面。
6月7日,洛家河村,61歲的陳甫超和妻子正忙著在煙田除草。今年他們種了60畝煙葉,“煙草公司給我們建了水庫、鋪設了灌溉管網,修了硬化路、改造了育苗大棚、建了烤房,煙技員提供一條龍服務,現在種煙省心方便”。
“洛家河村種茶歷史悠久,茶葉品質也很好。”國煙扶貧干部、駐竹溪縣水坪鎮洛家河村第一書記張錚說,“除了發展煙葉,我們還在村里支持發展茶葉350余畝。”
今年,洛河國煙扶貧綜合示范區有4戶煙農一共種煙400畝、發展有機茶園8000余畝,不僅為一些村民帶來流轉土地租金收入,農忙時還可以帶動20多戶貧困戶增加務工收入。
在洛河國煙扶貧綜合示范區,除了發展煙葉、茶葉產業,他們還積極引入市場主體,新建蔬菜大棚15座,發展食用菌55萬棒,發展牡丹、菊花、脆李1600畝,帶動貧困戶增收。
農產品深加工后可提升產品價值、打造農業品牌、增強市場話語權、增加農戶收入。
在洛河走廊的入口,一座農產品深加工產業園正在建設。示范區引進市場主體,建設菌類、茶葉、家禽等食品深加工生產線,并與煙草行業消費扶貧銜接,帶動貧困戶種養殖,打通消費、加工、種養殖扶貧全產業鏈,打造特色農產品品牌和龍頭企業,突破產業扶貧瓶頸,促進就業增收,助推脫貧攻堅。
發展旅游業是變綠水青山為金山銀山的重要途徑。塔二灣村正成為水坪鎮的旅游熱點。國家局投入資金,幫塔二灣建設美麗鄉村,發展旅游業——洛河穿村而過,兩岸修起休閑步道;村里種滿綠植,漫步其中,心情愉悅;村里之前被毀棄的極富歷史文化底蘊的古塔,也在重建中……
“我們正推進以四個村為軸線的洛河生態旅游區建設,努力把洛河片區建成竹溪的‘后花園’,以特色旅游促進多產業聯動,增強片區產業發展后勁。”國煙扶貧干部、掛職竹溪縣委辦公室副主任畢耕說。
除了推動產業融合發展,國煙扶貧干部還在教育、培訓等方面扶智扶志,助力洛河片區脫貧攻堅,如舉辦扶貧干部、貧困戶技能培訓,捐建幼兒園、運動場,捐贈教學設備,改善洛河片區辦學條件,助力提升教育水平等。
打造洛河國煙扶貧綜合示范區,國煙扶貧仍在持續發力。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