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建省龍巖市長汀縣有條路只有970米,從策武鄉南溪村門口通往河田鎮南段村的入村口,卻承載著二十多年連續六任村黨支部書記的期望。在長汀縣煙草分公司的接力奮斗下,煙草行業撥款25萬元開展道路硬化建設,從此道路相通、兩村相連,六任村支書的祈盼得以夢圓。近年來,長汀大力發展煙草產業,用一片片“金葉”鋪就了脫貧攻堅的道路,讓群眾共享發展的紅利,點亮幸福生活。
多項措施促煙草產業發展 成農民致富“錢袋子”
長汀是一座千年古縣,古稱“汀州府”,種植烤煙的歷史由來已久,是全國最早劃定的全國烤煙生產最適宜區之一,是福建省第二、龍巖市第一的產煙大縣。
一組數據體現了長汀煙草業的發展勢頭,該縣常年種植烤煙7萬畝左右,煙葉收購量維持在20萬擔左右(近年來15萬擔左右),歷史最高收購量達23.68萬擔。2005年,長汀縣被國家煙草專賣局評為第三批“國家煙葉標準化生產示范縣”。
為穩定煙葉產業規模,提升煙農種煙效益,穩定全縣農村經濟產業構成。長汀分公司對煙葉生產進行相應的扶持,包括產前、產后的肥料、農藥、育苗、大戶種植等方面的扶持,對煙農烤房建設、農機具購買等進行扶持,以及對專業化育苗、機耕、烘烤、植保、初分等模式進行引導扶持。
長汀分公司在發展煙草產業的過程中,還結合煙區耕作制度,充分煙草行業的體制優勢、信息資源優勢和設施資源優勢,探索構建“煙稻產業聯合體”,推動煙葉主業和增收產業的有機融合,通過引導煙農開展煙后優質稻種植、煙后稻制種,實現由煙葉生產穩收向“煙稻”綜合增收轉變。
2019年在全縣12個鄉鎮87個村引導863戶煙農開展煙后稻制種5326畝,試點煙后優質稻種植83畝,煙農畝均純收入增加1000元左右,為煙農增加煙后經濟收入約530萬元。2020年,全縣規劃煙后稻制種面積8354畝,試點煙后優質稻種植面積105.3畝,預計可為煙農增加煙后經濟收入約840萬元。
長汀煙葉產業的蓬勃發展,農民的錢袋子也鼓起來了,有力支撐了地方經濟發展。根據初步統計,自2005年至今的15年間,長汀縣煙葉產業年均帶動6613戶農民致富增收;持續為煙農創造經濟收入28億元,每年為煙農創造戶均收入約3.5萬元;先后為地方財政貢獻煙葉稅收6.3億元,約為3916萬元/年。
建設3673個基礎設施項目 讓百姓共享發展成果
長汀有一項千工陂水渠工程,始建于民國時期,綿延18.6公里,但由于當時投入較少,建設標準低,加上年久失修,保灌功能逐年萎縮,當地百姓迫切希望能夠重修千工陂。
長汀分公司在了解這個情況后,主動作為,精心謀劃,投資377萬元,奮戰90天竣工全省最大煙田水利工程——千工陂,改變了過去碰上雨天難排水,晴上三天難灌水的狀況,帶動了當地煙區的蓬勃發展,讓濯田成為了遠近聞名的煙葉種植示范區。
據了解,從2005年至2019年間,煙草部門在長汀共投入基礎設施建設資金3.92億元,建設項目數3673個。其中田間道路197條,改善了當地4.45萬米道路交通條件,受益基本煙田面積18.61萬畝,涉及16個鄉鎮,受益村別240個。高標準土地整理項目5個,涉及5個鄉鎮11個村,建設工程量7768.40畝,受益農戶1998戶,新增耕地313畝。建設5個水源性工程項目,可滿足4.44萬畝農田的灌溉,煙田受益面積22104畝。
期間,長汀縣還先后建設了3600余座密集烤房,煙葉烘烤容量常年穩定在7.2萬畝,有力保障了全縣煙葉烘烤需求,穩定了當地煙農種煙規模和效益,推動了長汀農村區域經濟發展。
實施產業精準幫扶 助煙農脫貧摘帽
對于煙草行業而言,服務鄉村振興與脫貧攻堅大局是一項重要政治責任。2017年,長汀全縣共有省政府建檔貧困煙農124戶。為助力貧困煙農脫貧增收,長汀分公司采取六項舉措給予精準幫扶,比如對貧困煙農的種植計劃優先保證,實行政策性傾斜。在連續兩年種植計劃大幅度調減的環境下,全縣貧困煙農1086畝的種植計劃僅減少41.8畝,種植計劃得到優先保證,貧困煙農主體收入得到有效保證,主業幫扶成效突顯。
為解決貧困煙農種煙資金缺乏的問題,長汀分公司積極協調當地金融部門,為貧困煙農優先辦理低息的種煙小額信貸,貧困煙農種煙貸款利率僅為3.65‰。對貧困煙農實行專業化服務價格優惠,年均為貧困煙農節約服務成本近8萬元。
同時,優先考慮在貧困煙農中選取專業化服務隊員和行業季節性用工,為貧困煙農創造適宜的靈活就業崗位。優先為貧困煙農對接煙后稻制種、優質稻種植等多元增收項目,增加貧困煙農主業外收入。
此外,長汀分公司對貧困煙農政策性補貼優先覆蓋。2018年,對全縣因計劃調整減少種植面積的貧困煙農(39戶、41.8畝)給予400元/畝的政策性補貼,共補貼資金16720元;對行業員工掛鉤幫扶的貧困煙農每畝煙田補貼100公斤龍巖鑫葉農資公司自制的商品有機肥,扶持煙葉生產,降低貧困煙農的生產成本投入。
經過行業的精準發力,2018年底,全縣124戶建檔貧困煙農全部提前兩年實現脫貧摘帽。
推動煙草高質量發展 做好煙農增收“文章”
近年來,長汀分公司積極構建產業保障體系,加快機械化進程、貫徹落實綠色發展理念等推動煙葉生產高質量發展,讓煙農賺錢更多更輕松。自2005年起,長汀分公司積極構建覆蓋煙葉生產全季節的產業保障體系。在標準化生產體系的基礎上,積極開展煙葉生產新技術的探索、集成和推廣,先后推廣運用了“小苗帶營養土二次打穴深栽技術”“平衡施肥技術”“合理打頂留葉技術”“密集式烤房四層烘烤技術”“上部葉帶桿烘烤技術”等,提高煙葉內在質量,提升煙農種煙效益。
長汀分公司全力推進煙葉生產“種采烤分”一體化轉型,以合作社為平臺,烤房群為載體,烤師為主導,煙農為主體,全程專業化服務為紐帶,圍繞機耕起壟、播種育苗、蓋膜移栽、水肥藥田管、采運編裝、煙葉烘烤、煙葉初分、廢料回收八個環節,開展團隊化、流程化、工序化、標準化、貨幣化、信息化六項作業服務,實現精益管理、精準控制、綠色生產。
此外,長汀分公司還構建一系列的風險保障體系。加強與氣象部門溝通協調,為煙區提供精準氣象信息特別是中長期信息,降低煙農因災損失。在市縣兩級政府重視和資金支持下,開展煙田種植保險,其中煙草、政府、煙農各出資50%、30%、20%。加強與保險公司合作,提高災害核實實時性、精準度和真實性,加快保險賠付進度,消除煙農疑慮,降低煙農成本。與保險公司合作,為全縣煙農投保人身意外傷害險,提高煙農生產過程的風險保障能力。
長汀分公司大力推廣深翻、起壟、覆膜、水肥一體化、培土、植保、烘烤等成熟機械應用,并將機械化、專業化服務資源向煙后產業延伸,實現了煙葉生產設施設備的綜合利用,加快了農業生產的機械化作業進程,提升煙葉生產重點環節的機械化應用水平,逐步減輕煙農勞動強度和用工成本投入,提高生產效率。同時,該縣在各種煙鄉鎮建立農業機械固定維修點和配件供應點,初步解決了部分區域農業機械維修難的問題。
長汀分公司還堅持煙葉生產與生態保護協同推進,實施農藥、化肥減量工程,全面回收廢舊地膜,推進清潔化生產。深化蚜繭蜂防治蚜蟲技術推廣,加大殺蟲燈、生物農藥等物理、生物防治技術應用,提高煙葉安全性。探索生物質能源、電能、熱能等新型能源替代燃煤試驗示范,推進節能減排,減少資源消耗。大力發展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生態保育型煙草農業,實現農業農田綠色安全,農村環境生態友好,為美麗鄉村建設精準發力。
2020年,長汀分公司先后投放煙蚜繭蜂106萬頭,覆蓋煙田面積5.4萬畝,輻射大農業面積6萬余畝,使用黃板誘殺害蟲5000片,性誘捕器1600套,太陽能殺蟲燈150套,大幅減少使用化學農藥使用。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