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哥,近期要注意檢查誘捕器,按期更換誘芯,及時清理蟲體,以保證防治效果。”7月10日,在廣西壯族自治區河池市南丹縣六寨鎮巴定社區老街屯的煙田里,南丹縣煙草專賣局(營銷部)六寨煙葉工作站煙技員田靖一邊查看誘捕器,一邊向煙農黃朝慶囑咐道。
“放心吧!這個東西我們已連續使用幾年了。多虧你及時指導我們安裝誘捕器,今年蟲害明顯少了很多。”黃朝慶邊查看誘捕器邊答道。
從6月初至今,巴定社區煙葉從團棵期進入采烤期,這也正是斜紋夜蛾、煙青蟲、棉鈴蟲等蛾類成蟲遷飛、繁殖的高峰期。為降低蟲害損失,南丹縣局(營銷部)組織煙農適時安裝蛾類性誘劑誘捕器。
為全面落實綠色防控技術,改善煙區生態條件,南丹縣局(營銷部)在煙葉育苗、煙田土壤保育及大田生長期3個生產節點構建立體綠色防控體系。在生產技術上,為煙農制定了生物“以菌治菌”“以蟲治蟲”的病蟲害綠色防控措施,在冬耕時,指導煙農對土壤進行全面消毒,強化農業防治基礎。煙苗移栽大田后,除了安裝誘捕器,還采取釋放煙蚜繭蜂、推廣太陽能殺蟲燈和藍板等綠色防控措施,確保煙葉優質、綠色、安全。
“這幾年,我的煙田防治蚜蟲都是靠煙草部門提供的煙蚜繭蜂防治技術,不但防治效果好,還節省了用工支出,真是省心又省力。”拉旺屯煙農羅業雄說。
今年,煙蚜繭蜂防治蚜蟲技術極大緩解了因疫情導致的用工荒,降低煙農生產成本尤為明顯。在南丹,該項技術可為煙農減少每畝約70元的用工及其他成本支出。
同時,為進一步研究新的綠色防控技術,達到綠色高效的植保目的,南丹縣局(營銷部)引導煙農在煙田套種萬壽菊,形成萬壽菊誘捕帶,降低煙田病蟲害發生率。
“今年,我們已完成煙區1.1萬畝煙田的煙蚜繭蜂投放,施放性誘劑0.6萬支、施放熒光假單孢桿菌和多粘類芽孢桿菌3900公斤,生物防治技術實現全覆蓋,全力保證煙葉生產質量。”河池市煙草專賣局(公司)煙葉生產營銷科科長韋崢宇說。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