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煙草行政機關先行登記保存是指對涉嫌違法行為有關的證據進行登記并保存證據,就是一線稽查人員所說的暫扣違法違規卷煙及銷售賬單、憑證等具體執法行為。《行政處罰法》中第三十一條規定:“在證據可能滅失或以后難以取得的情況下,經行政機關負責人批準,可以先行登記保存,并應在七日內及時作出處理決定,在此期間,當事人或者有關人員不得銷毀或者轉移證據。”先行登記保存是行政機關在案件調查或者在進行檢查時,就《行政處罰法》的規定,在證據收集過程中采取的一種保全措施,也是行政執法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因此,就如何符合相應的程序采用先行登記保存措施,筆者認為應該遵循四個“性”:
一,先行登記保存應具有“法定性”;
根據《行政處罰法》、《煙草專賣法》及其實施條例規定,煙草行政主管機關采取先行登記保存應該履行以下程序:1,經煙草主管負責人批準;2,必須由兩名以上煙草專賣執法人員實施; 3,出示執法人員執法證或檢查證;4,通知當事人到場;5,當場清點相關證據和違法事實,工整填寫先行保存證據通知書,并履行確認和送達手續;6,制作現場筆錄,并由行政相對人和兩名執法人員署名和簽章,當事人拒絕的,須在筆錄中注明;7,告知當事人依法享有的權利和義務,認真聽取當事人的陳述或申辯意見,且記錄在案。當然,根據《行政復議法》的規定,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認為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可以自知道具體行政行為之日起六十日內向行政機關提出行政復議申請。鑒于先行登記保存措施時限短,當事人可通過多種途徑即時提出復議申請。
二,先行登記保存應具有“特定性”;
先行登記保存最顯著的特點就在于違法證據的即時保全,但也存在著很大程度的局限性,其只有在證據可能滅失或以后難以取得的兩種情況下才可以采用,且登記保存的證據必須是與違法行為相關聯的證據,并不能擴大使用。當然,現場處罰簡易程序中獲得的證據不適用先行登記保存措施。其實,先行登記保存措施雖然對行政相對人的涉案卷煙有一定程度的控制力,但是和行政強制措施(比如查封、扣押等)的效力相比,還是很弱,而且還缺乏后期法律保障,在先行登記保存措施期間,如出現證據損毀、轉移時,沒有任何懲戒性規定,也無法有效追究行政相對人的法律責任,甚至還影響到執法機關的執法效率和權威。因此,煙草執法人員在案件調查取證的過程中應該慎重應用先行登記保存措施。
三,先行登記保存應具有“時效性”;
由于先行登記保存的法定期限只有7日,煙草行政主管機關應注意以下問題:1,現有法律沒有設置先行登記保存的延期規定,所以在7日內應及時采取記錄、復制、拍攝、錄像等證據保全措施;2,需要鑒定的,應通知當事人并由當事人現場簽字予以送交卷煙鑒定機關進行鑒定,當然參照相關規定,先行登記保存期間不包括技術鑒定期間;3,違法事實成立,應該予以沒收的,應及時作出行政處罰決定,沒收違法物品;4,當事人處理過涉案卷煙,并主動上繳罰沒款的,該返還的應第一時間內予以返還。
四,先行登記保存應具有“準確性”;
先行登記保存的重要環節在于證據和涉案物品的妥善保全,因此,落實好保存的安全地點和專人保管責任人是先行登記保存措施得以順利實施的關鍵所在。
在一般情況下,煙草主管執法機關以執法現場先行登記保存的證據和涉案物品為主要保管內容,并予以一式三份,一份存檔,一份交由當事人留存,另一份處理憑證。第二份是行政相對人自行保管,并由其作出書面承諾,確保該單據的完整;在涉案物品上,煙草主管機關應充分發揚人文關懷,對于真品卷煙在做好妥善放置的基礎上應注意防潮防霉防損防耗防盜,但無論采取哪種方式做先行登記保存,都必須確保證據的安全性、完整性和客觀真實性。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