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當前,一些煙草專賣管理部門在查處真煙外流案件時,對涉案卷煙條碼對應的零售戶,常常采取減量或停供的手段予以“經濟制裁”。
真煙外流,零售戶有責任嗎?到底是誰惹的禍?圍繞這一問題,筆者走訪了部分零售戶。聽聽他們的看法,從中有了新的認識和思考。
董春峰 春風糧油采供站
真案外流問題責任不在零售戶。零售戶好比火車站售票窗口,不管誰來買票,都要一視同仁,即就是售票員認識票販子,也沒有權利拒絕售票。
同理,零售戶賣煙也是“一手交錢,一手給貨”,至于賣給誰,無需承擔任何責任。如果煙草專賣執法部門僅憑“涉煙卷煙是誰家的,就要減該戶的量”,這樣的制裁顯然沒有任何道理,也是“因噎廢食”的表現,零售戶不答應,即使被制裁了,也是口服心不服。
郭三秦 超超便利店
真煙外流問題根源出在煙草行業內部。一方面,貨源供應有問題。客戶要的煙太少,不要的煙強行搭配,造成客戶緊俏煙時常不夠賣,滯銷煙賣不掉,只得讓煙販子廉價收購;另一方面,專賣執法部門對不法煙販監管不到位,打擊不力。致使這一違法行為屢禁不止、長期存在。我覺得,要治理真煙外流問題,一要合理定量。煙草公司要根據零售戶的實際經營能力分配貨源;二要嚴格監管,依法打擊市場上的不法煙販,發現一戶,打擊一戶,不能姑息遷就。當煙販少了或絕跡了,零售戶也就不走賣煙的“捷徑”了。此時,煙草公司調整商定量,阻力就會小得多。
張顯國 嘉興商店
目前,煙販子主要是市場上的經營大戶,像煙酒店、批發部、超市等,他們資金雄厚,關系多,門路廣,為了自身利益,經常收購小戶卷煙,有的還與外地煙販勾結,向外倒販卷煙。一些專賣人員明知有的大戶非法收購、囤積、倒賣卷煙,但對這一問題認識不統一,監管不嚴格,處罰不到位,致使這些大戶長期“活躍”市場,公開或暗里收購卷煙,擾亂正常的市場秩序。俗話說:治病要對癥下藥。在真煙外流問題上,煙草部門既要深入打假,又要嚴厲打擊非法收購、倒賣真煙行為,做到有的放矢,重點監控,嚴查嚴打,徹底堵死真煙外流渠道。這樣,煙販子就沒有“飯碗”了,自然會“金盆洗手”,不再從事涉煙違法活動。
楊洪昌 鑫鑫超市
煙販子之所以頂風作案,鋌而走險,一是有利可圖,二是貨源有保障,三是渠道隱蔽,不易查處。目前,煙草執法手段相對滯后,真煙外流案件查處難度較大,無形助長了不法分子的囂張氣焰。因此,專賣執法部門要在真煙案件查辦的思路、方法、措施、手段上下功夫,在日常巡查的同時,要開展錯時檢查、蹲點守候、聯合公安、工商、技術監督等部門突擊執法,及時發現、摸清不法煙販的活動規律,力爭抓現場,抓典型,依法處理一批倒煙慣犯,確保市場秩序穩定。
筆者 縣局內管員
通過走訪零售戶,得出三點結論:一是真煙外流問題與零售戶無關,專賣部門在處理真煙外流案件時,不能以零售戶的卷煙出現外流,而隨意減少其商定量,更不許責令其停業整頓。二是要嚴厲打擊不法煙販,無論是大戶,還是小戶,只要參與倒賣真煙活動,都要依法依規處理,決不能大事化了,小事化無。這是治理真眼外流問題的關鍵所在。三是卷煙營銷部門要尊重市場規律和零售戶經營能力,科學制定貨源投放政策,杜絕在貨源分配方面存在的不正之風,確保客戶貨源正常供應,與實際經營能力相匹配,讓客戶有煙可賣,貨不積壓,讓卷煙通過零售渠道真正流到消費者手中,而不至于留到外地,成為不法煙販賺取鈔票的發財手段。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