爺爺雖然離我遠去了,但我總忘不了他和他一支一支地點燃11支煙的場景。
從我記事時,每逢清明節這天,爺爺都要在家里舉行祭奠儀式。他在家中的小四仙桌上點上11支煙,點一支念叨幾句,直到把“大奎、大壯、小凳子、劉細糧、張二小、羅大缸”等11個名字念叨完了,自己才點上一支煙獨坐著,看著那11支煙慢慢燃盡……
長大后我才知道,那11支煙是爺爺以獨特的形式祭奠他11位戰友的。1942年秋天,爺爺和村里的11個小伙子帶著滿腔豪情參加了八路軍。經過上百場的浴血奮戰,七年后,從戰場上歸來的只有爺爺和一個叫孫大扣的。爺爺放棄了組織上給他在城里安排的工作,帶著三枚軍功章回到家鄉默默地干了一輩子農活。
爺爺的頭上有一塊很大的疤痕,那是在戰場上被彈片削掉了半塊頭皮后留下的。以后的幾十年里,爺爺的頭疼病越來越嚴重,吃止疼片也不管用。為了分散注意力,爺爺一支接一支地抽煙,于是煙癮越來越大。
在我的印象里,爺爺從來舍不得抽好煙。剛參加工作那年,中秋節回家,我給爺爺買了一條“紅杉樹”,他舍不得自己抽,每次出門前在口袋里放上一包,遇到村里人就掏出一支:“這是我孫子孝敬我的好煙,盡管抽!”而他自己,抽的還是低檔煙。
去年秋天,爺爺經常吃不下飯,煙也不想抽了,身上疼得厲害。父親帶他去醫院檢查,發現是癌癥。全家人都慌了,爺爺卻像沒事人一樣。他笑呵呵地說:“彈片削破了我的腦袋,閻王爺都沒收,這幾十年的好日子算是我白撿來的。”
縣里的領導來探望爺爺,并從省城請來了專家準備給他做手術,爺爺得知后堅決不同意。他說:“這份情我領了。我83歲了,看不看都一樣,不能瞎折騰國家的錢。”當領導詢問他有什么要求時,他說想去自己戰斗過的幾個地方,看看長眠在那兒的戰友們。
我帶著兩條“蘇煙”陪著爺爺完成了他的心愿。每到一處烈士公墓,爺爺都會拖著虛弱的身子仔細尋找他熟悉的名字,一一獻上鮮花,然后一支一支地點上煙,臨走時還拍拍那些刻在石碑上的名字:“兄弟們,老哥我就要去看你們啰!”我看見爺爺的眼里有淚光在閃動。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