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轉眼我已來到烏蘭浩特卷煙廠工作五個年頭了,從陌生到熟悉,從年輕到成熟,從滿腔熱血到沉穩扎實,在工作崗位上我已然成長為一名合格的“新兵”。
第一次來到新廠的場景仿佛就在昨天,大家的歡笑聲還回蕩在我的耳旁,多少烏蘭煙廠人的夢想終于得以實現。寬敞明亮的廠房,現代化的生產設備,一應俱全的生活配套設施,翻天覆地的變化讓我們流下激動的淚水。
烏煙現在的仿豪尼制絲生產線
烏煙原老廠制絲車間
記得在老廠的制絲車間,生產條件十分艱苦,車間環境比較差,一走進車間就有一種刺鼻的味道,而且生產能力也十分有限。當時呼倫貝爾牌卷煙比其他品牌多了個真空回潮工序,每到生產呼倫貝爾牌卷煙的時候,我們就要把煙包一個個裝進回潮鍋,每個煙包都有一百多斤重,回潮后的煙包就更沉了,而且麻袋濕了以后非常磨手。出鍋后我們還要把每個煙包里的煙葉倒到輸送皮帶上,還要保證煙葉流量穩定不斷料。我剛干這活的時候手經常磨出泡來,但看著老職工手上厚厚的繭子,我毅然選擇了堅持,選擇了腳踏實地,認真做好每一項工作。現在新廠的設備先進了,機械化程度非常高,大大的減輕了大家的勞動強度。現在生產呼倫貝爾牌卷煙時,司機開著叉車把煙包放到設備上,全自動的制絲線自己就按程序工作了。煙包進入到回潮筐后,首先來到了分切機,分切后自動運行到真空回潮鍋前,等4個筐到齊后又自動的鉆進了回潮鍋,一切都有條不紊的進行著。變化的還有梗線,以前老廠加梗的時候需要我們用平板車把一袋袋煙梗從備料間運到生產現場,然后在把裝梗的麻袋抱到一米多高的案子上,均勻的把梗子倒到振槽上,梗子倒快了堵料,倒慢了斷料。而且每天兩個人加一百袋左右的梗,滿身是灰,累得腰酸背痛。現在加梗都自動化了,叉車把煙梗用托盤送到生產現場,只要把麻袋打開倒在地面下的皮帶就可以了,有喂料機控制洗梗的流量,有除塵系統把灰塵吸到壓棒間,一個人就可以完成一天六七批梗的生產任務。還有以前老制絲線生產的時候經常需要等柜。前線等預配柜,一等就是幾十分鐘。后線等儲絲柜,沒有空柜時經常需要去絲庫倒柜,把煙絲從柜里放出來一裝就是幾十袋,不僅浪費了人力、物力,還對煙絲產生了造碎。現在新的制絲線有6個預配柜,6個儲葉柜,12個儲絲柜,而且也由原來一百箱一個批次變為兩百箱一個批次,大大的滿足了目前生產所需的硬件條件。
今年,是烏蘭浩特卷煙廠建廠30周年,雖然做為一名新職工不能像老職工一樣共同經歷企業發展創業的30年。但是,在這短短的幾年里,讓我深深體會到舊廠和新廠的翻天覆地的變化。這里只是記敘了我親歷在制絲線變化的一個小縮影,新廠區的變化還有許許多多,每一處改變都是我們對新生活的向往,每一處改變都是我們對集團做大做強的渴望,每一處改變都是幾代烏蘭煙廠人的夢想。我要陪伴她一直走下去,為了夢想不拋棄、不放棄!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