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牛莫謂春耕早,春燕未歸在途中。年后的早春雖寒氣未盡,卻已難抑制漸濃的春意。微微和風吹綠了河邊的柳絲,溫暖的陽光喚醒了沉睡的大地,雨露滋潤萬物,白膜大棚里灑下的煙葉種子,已紛紛破土探腦,吐出稚嫩的綠芽,煙農們對今年的煙葉種植充滿著期待與希望。
阡陌的田野上種植煙葉的帷幕已經拉開,處處都是男男女女揮鋤弄鍬,一片忙碌,為今年煙葉移栽做好各項準備工作。做為一名卷煙零售客戶的我,也和村民們一道,在皖南煙站技術員的指導下將自家的三畝田都種上了煙葉。
種了30年的水稻,現在改種煙葉,我不是盲目跟風,而是著實算了一筆賬。我將兩項種植對比:種水稻或其他作物,較肥沃的田地每年每畝也只能產千余斤水稻,價值也就1500元左右,扣除種子、化肥等成本,收入不足千元;而種植煙葉,每畝收獲“焦甜香”干葉近四百斤,每斤折中價為8.4元,加之煙站每畝補貼700元,由此每畝獲利近4000元左右,又因煙葉成熟較早,在大暑前就可采摘完畢,還能及時跟種一季晚稻或者玉米等其他作物,又增加了一筆可觀收入,既便扣除煙葉的各項費用,比種植其它作物要增收近兩倍。
同時,煙葉公司為了消除煙農的后顧之憂,為煙葉運輸、灌溉修建了機耕大道、蓄水池、水渠等基礎設施,這些設施不但保證了煙葉的穩產豐收,還為今后的農業生產創造了良好的條件,真是一舉雙利,何樂而不為呢!
片片煙葉片片金,片片煙葉片片情。20年前,我與煙草結下了緣,現在又與煙葉產生了情,透過片片煙葉我體會到了煙草的絲絲真情。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