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說起煙草的變遷,在成武縣煙草,應該說我是最有發言權力的。我是1984年進入煙草系統的,在煙草系統干了將近三十年,可以說對山東煙草情有獨鐘。煙草的變革與發展我都經歷過,每次變革,對我來說都是一次不小的思想觸動,但對我感受最深的還應是身邊中的衣、食、住、行的變化。
俗話講:民以“食”為天。對于一個人來說生存是第一位,如果沒有食物作保障就無從談起生存與發展。可是在當時物質相對匱乏的時代,就是這樣一個簡單的生活保障,也變得不簡單了。煙草公司當時是從副食品公司分家出來的,別的方面咱先不講,單就從吃的方面來講,就是一個不小的大問題。家庭人口少還可以,人口多的人家,每月僅靠31.5元的工資養活一家老小就顯得杯水車薪。組建公司時因為員工少,市場管理難度與工作強度相對較大,加班是常有的事,每天早早起來弄點飯拌個咸菜就是一頓飯,有時候時間來不急時,早飯也就省去了。我記得比較清楚的一次,我在煙草稽查隊時,會同公安夜查違法煙販,到了夜里2點多,還沒有吃晚飯,肚子早已餓的咕嚕叫,回來時帶著一身疲憊,喜看收獲的成果,大伙吃著面條說著、笑著,就是一頓最好的工作餐。
當今,作為煙草職工人家,生活不說家家多美好,與那時相比也應算得上幸福之家了。現在誰家每天一頓飯不準備個菜能叫吃飯嗎?尤其是朋友走訪時或家人想伙食改善一下,到飯店小撮一頓也變得習以為常。不僅如此,現在講究吃出健康和文化來,不是綠色的咱還不去吃呢,環境不好和沒有文化底韻的咱還真的不去。這年頭好了,生活水平也高了,用趙本山的一個句話講俺這叫“不差錢”。
有人說,現在人變美了,世界的色素也多了,不說那一飽眼福的五色時裝舞臺,就看哪市場新潮的服裝和身邊人們穿戴,就會讓人情不自盡多看幾眼。現在的人怎么穿的衣服怎么那么的好看。從昨天一路走來,今天的自己才發現什么才叫一個品味,什么才叫色彩的配搭,什么應叫商務裝和休閑服,在這多元化的世界里,不同的場所穿著衣服也各有不同。用青年人話講,我們穿的不僅是衣物,還予以著內在的氣質和文化在里面。
住的條件就更不用談了,剛組建的時候單位共計28個人,辦公室還是租的,兩個領導在一間辦公室里辦公,十幾個人分到一個房間就是一個主要科室,不僅辦公效率差,科室環境與空氣也是可以想象的。平時工作還好說,遇到召集工作會,總結一下階段工作和傳達一下上級指示精神、工作計劃時,不是擠到一個小辦公室里空氣難聞,就是臨時在卷煙倉庫里草草進行一下會議程序,即體現不出會議的嚴肅性,也很難達到會議所要達到的實際效果。
我們現在的辦公條件,橫向比雖不算好的行列,但縱向來說,那真是天壤差別。不說辦公的全自動化,也算是“體系的目標化、管理的流程化、流程的信息化、基礎的規范化,改進的持續化”方向前行。工作區有花園,辦公室明亮寬敞,會議室設施齊全氣派,單位產出的效能也是一年一個變化的前進。
“行”是當今社會發展的重要保障。對企業來講:現代卷煙物流再也不是當初煙草人拉排車運送卷煙景象;嚴格規范的市場治理,再也不是當初煙草人騎自行車,追擊煙販時的貓捉耗子場面;對企業職工來言,個人上下班再也不是早起跑上很長時間上下班,因為現在的煙草每個人都有自已的代步工具,跑步卻成了追求健身的時尚。員工干出業績后,單位還會主動組織先進團隊及先進個人到旅游地,山南海北的轉上一轉,即鼓勵了先進人物,也體現了企業“以人為本”的管理、發展理念。千里的路程也就是當天或是更短。
有人說,現代的人美了,環境好了,世界卻小了。在山東煙草組建30年之際,我們應以變革的眼光看發展,不是追思過去的痛與苦,而是應讓時光記住昨天,抱著一顆感恩的心,踏著前人的足跡走好屬于我們自己的發展;我們更不是把今天的成就炫耀一番,驕傲自滿,而是應懷著一顆歷史的責任,把旗幟舉的更高,讓時代賦予的色彩更艷;我們不是對明天盲目樂觀,永止不前,而是樹立應有自信,以煙草人的實際行動來告訴明天。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