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如同深藍靜謐的夜空,繁星閃爍,每一束晶瑩剔透的光芒都是一個無法釋懷的回憶。茫茫星海,一個又一個故事和人兒流星一般從身邊滑過,我伸手想去挽留住咫尺之遙的它,挽留那份純真的夢幻,卻發現,它卻已在天際邊回眸微笑……
1986年,竹山縣煙草專賣局組建的翌年,我出生在那個簡陋寧靜的煙葉工作站。在這僅有兩層小樓和一排紅磚瓦房的小站里,我度過了生命中最美好的孩提時代。
每當夏末初秋,余熱還未褪去,辛勤的煙農們就滿背著金色的香料煙煙葉,翻山越嶺來到小站揀葉分級,汗水灑在手中,滑落在葉脈間,那份對葉片的愛惜至今讓我無法忘懷。桌子上堆著永遠也寫不完的發票與賬本、窗外汗流浹背擁擠不堪的煙農和不遠處打包機的陣陣轟鳴聲,幾乎成為了我對父親工作的所有認識。
1998年前后,竹山縣根據實地情況,裁撤了原先不適宜香料煙生長區域的煙葉站,并開始推廣效益更高的烤煙,進行試點種植,父親也隨之被調往其他煙葉收購站開始新的任務,我也永遠離開了這記憶之所。
炎熱的八月天,回到故鄉,我見到的依然是外公背著背簍爬上山崗去澆水灌溉、去采摘香料煙葉片,烈焰潑灑在大地上,騰起股股熱浪,模糊了外公的身影。回家之后,外公會把煙葉用針線穿過葉梗,連成一起,再用那滿是油膩的雙手把葉片掛進用塑料薄膜搭建的小棚子里,看著它在陽光下慢慢變成片片金葉、變成希望。直到那年夏天,山谷間多起了一座矮矮的墳頭。不遠處,依然是那片碧綠的煙地,風兒吹過,葉片舞動著,靜靜的,似乎在等它的主人回來……
十年光陰,浮生若夢。2010年的盛夏,帶著對未來的無限憧憬和希望,我來到興山縣這片美麗的土地,走上工作崗位。似乎命中注定這一生都要與煙草結下不解之緣,而這一次,卻是如此之近、如此之深。
歲月,用時間織出了唯美的畫卷,而現實,則是它最華彩的題注。在興山縣榛子鄉的煙葉集中連片種植區域,茫茫煙田猶如一片葉海,伴著微風泛起陣陣綠色的波浪,此情此景,讓我終生難忘。各種煙葉農機設備,從播種機、旋耕機、預檢打包機到太陽能雙源熱泵烤房,更讓我眼花繚亂。機械設備、煙路工程、水窖管網,讓那個刀耕火種的年代永遠成為了歷史,而這一切似乎不過是彈指一揮間,亦或是一場亦真亦幻的夢境?
金色的十月,收獲的季節,在興山縣南陽鎮煙葉收購組煙葉倉庫,煙農們開著自己的小貨車來到煙站,從卸貨到送檢、到稱重再到微機開票,有條不紊。眼前的一體化煙葉收購系統,讓一切都在自然與輕快中進行。驀然回首,我不能不回憶起幼時對煙葉所有的美好記憶。我想深深地贊美眼前的一切,可又苦苦地想留住那個純樸的夢境,一瞬間,過去與今天交織在一起碰撞而出的聲響,深深地震撼著我的心底,更讓我重新認識了自己所為之奮斗的事業。
十余年的光景,十余年的故事,多少個無法忘記的夏日,那已是個一去不返的時代了。光陰,換來的是父親鬢角的絲絲白發,換來的是外公在天國里的音容笑貌,換來的是那個從頑皮的孩提時代一路走入煙草行業的我。往事湮沒在歲月中,我不知道是該追憶還是留戀。“啼鶯散,余花亂”,今昔兩茫茫,就讓這一片葉海隨記憶的浪花而去,香醉人間吧。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